《成爲》‖如何不在婚姻生活中迷失自我

《成爲》這本書涉及的重點內容挺多的,發覺以自己當前的概括能力,尚無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用文字的方式清晰地提煉出全書的三個重點內容。所以,今天就改爲表述其中一個深刻觸動我的點。(後面的閱讀過程中還是要走出舒適區,繼續努力去提煉所閱讀書籍的三個重點內容,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刻意練習的效果)

米歇爾在婚姻生活中經歷了絕大部分普通女性都會經歷的痛點:過度關注另一半,在感情和瑣碎的事務中不斷地壓縮自我,甚至是迷失自我。但是她的過人之處在於,總是能夠及時地看見自己,即便是迷失也是極爲短暫的,隨後就會清醒地整頓自己。雖然婚姻是兩個人共同的事,但她總是能充滿智慧地從自己的角度切入解決問題,獨立而自信,優雅而聰慧,關注自己的需求,發出自己的聲音。

01、

米歇爾和奧巴馬結婚以後,糾結了一段時間以後,爲了探索自己的熱情所在,也爲了不讓自己的生活完全被工作所綁架,能夠有一些家庭生活時間,還是辭掉了德盛律師事務所忙碌而高薪的工作,換成了芝加哥市政府辦公室的工作。

而奧巴馬有兩份工作在身,還有一本書要寫的情況下,還投身爲一位非洲裔女士參加競選芝加哥參議員的選舉登記工作。他因對登記選舉的工作投入過多,而耽誤了書稿的寫作,被出版社解約,急需退回預付金。

於是,在兩人婚禮後六週左右的時間,奧巴馬告訴米歇爾自己要去與世隔絕的沙努爾的一間小屋裏,用幾個月的時間,專心致志地完成書稿寫作。

米歇爾在書中形容當時的狀況是一個冷笑話,把自己和奧巴馬的結合概括爲“一個喜歡離羣索居的男人娶了一個外向的重視家庭、一丁點兒都不喜歡孤獨的女人”。

把奧巴馬的行爲表述爲“1993年初,貝拉克飛到了巴厘島,獨自和他的思想一起度過了五週,寫他那本名爲《我父親的夢想》的書”。

儘管是戲謔的口吻,但字裏行間也難言挖苦,刻薄之意。顯然,和大多數普通女性身爲新婚妻子時一樣,米歇爾對這件事也是接受無能的,而且事過多年後寫回憶錄時仍然意難平。

但她和大多數普通女性的非同一般之處在於,她沒有讓自己陷在這種情緒中自憐自艾,更沒有去放大它,沒有作天作地,沒有吵鬧撒潑。她選擇去適應它,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的,晚上去見朋友或者上健身課,還爲當時的情況找出合理的解釋,“雖然我們新婚燕爾,但這種小別的插曲可能也是有好處的。”

02

大女兒瑪利亞四歲,小女兒薩沙一歲時,奧巴馬一邊教書一邊做立法工作,每週四晚上會從斯普林菲爾德回家。米歇爾自己照顧兩個孩子,還在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做一份全職的工作。她爲了能夠協調好家庭和工作,每天早晨五點起牀工作,屬於零空閒時間狀態。

奧巴馬每每在週四那天,總提前打電話說自己在路上了或者快到家了,米歇爾總是信以爲真。

“我給女兒們洗完澡,推遲她們上牀睡覺的時間,等着爸爸回來給她們一個擁抱。或者我先讓她們喫完晚飯,哄她們睡覺,我自己先不喫,點上幾根蠟燭,期待着和貝拉克一起喫。

然後我就開始等,等啊等,薩沙和瑪利亞的眼皮開始打架,我不得不把她們抱上牀。或者我一個人餓着肚子等啊等,隨着眼皮越來越中,蠟油在桌子上滴成一坨,我的怨氣也越來越重。“

夫妻倆頻繁吵架。米歇爾找到兩人去做婚姻諮詢的解決方案,效果顯著。她很快把解決問題的焦點從丈夫的身上轉回到自己身上,對自己的心態和生活都做出了調整。

米歇爾每天爲自己騰出一小時,用來去健身房健身,把每天晚飯時間訂在下午六點半,孩子們的洗澡時間在七點,接着讀書、擁抱,最後在八點整熄燈。嚴格遵守時間表。

她通過自己的行動讓女兒們知道“我們不等爸爸,是他要趕上我們”。她也希望藉此向女兒們傳遞,長大後要做個內向強大的女人,永遠關注自己的需求,不遵循生活是要等男人回到家纔開始。

絕大部分女性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都很難處理得這麼灑脫,自信。很難在自己超負荷運轉,情緒崩潰的情況下,快速突破思維侷限,給自己設置更高的目標,並且立馬行動起來。

閱讀這部分內容,不自覺對照自己在婚姻生活。爲解決婚姻問題找到了特別好的解決思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