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本質》摘要:第五章 逆向思考·爲什麼聰明人都愛反着想

直擊本質:洞察事物底層邏輯的思考方法

艾菲

第五章 逆向思考·爲什麼聰明人都愛反着想

>> 逆向思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下面,我們來看五個非常重要的正向-逆向模型:成功-失敗模型,變化-不變模型,加法-減法模型,幸福-痛苦模型,組合-反向模型。

第一節 成功-失敗模型有了“過濾器”,我們就能在10秒鐘內對90%的東西說“不”

>> 這就是“成功-失敗”模型,正向思維聚焦於成功的原因,逆向思維聚焦於失敗的原因,而這個思維模型可以讓我們在看到成功的原因的同時,毫無遺漏地關注到究竟什麼會導致失敗,在實踐中我們又該如何提高成功的概率。

>> 我們之所以會有錯誤和非理性的行爲,是因爲粗心、考慮不周、缺乏經驗,還是能力有限?都有可能。出現錯誤和非理性行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誤判心理——由於心理習慣所產生的誤判。

>> 事實上,不論是誤判心理學,還是行爲經濟學,我們都能從中看到人類的心理、認知和情緒對行爲決策的巨大影響。當理解了這些理論後,我們就會擁有抵抗非理智行爲的智慧與力量,從而做出正確、明智的決策與判斷。

>> 後來,張瀟雨在《得到》欄目中,開了一個名爲“小敗局”的系列,用來分析近幾年失敗的商業案例。在這個系列中,他一共分析了導致企業失敗的五大原因。失敗原因一:產品沒人要

>> 失敗原因二:無法保持專注

>> 失敗原因三:不量化你的增長

>> 失敗原因四:隨意亂花錢

>> 失敗原因五:動機錯誤

>> “事前驗屍”法是提前思考失敗的可能與原因的方法,可用於對行動方案做出初步決策之後和採取行動之前。它要求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假設所提議的行動方案已經實施卻不幸失敗。

>>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給自己設定一些應該如何做事的原則,這些原則會告訴我們“要做什麼”。而段永平的“不爲清單”則恰好相反,它也是一些原則,只不過這些原則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做什麼”。

>> 段永平給自己擬定的幾個通用的“不爲清單”是這樣的:A.不要盲目地擴大自己的能力圈。人能做的事有限,你說什麼、能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什麼、能做什麼。B.不要一年做20個決策。一年做20個決策肯定會出錯,那不是價值投資。一輩子做20個投資決策就夠了。C.不懂不做、不熟不投。不懂、不熟的事上不下重注,抓住你能抓住的機會。D.不要走捷徑,不要相信彎道超車。彎道超車是不開車和不坐車的人說的,彎道超車總是會被反超的。

第二節 變化-不變模型用能量守恆定律,刷新人生底層邏輯

>> 正向思維關注變化,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跟上變化的腳步;逆向思維聚焦於不變,幫助我們在看到周圍變化的同時,關注究竟什麼纔是隱藏在諸多變化背後那些不變的東西,即支配着萬千變化背後的那雙看不見的手是什麼。

>> 什麼是宏觀層面上的變與不變呢?1.週期性變化

>> 2.線性變化線性變化是什麼?線性變化說的是那些非週期性的、漸進的、不是循環往復的,只是往一個單一方向發展的變化。比如,年齡的增長、電腦運算速度的加快、知識的增長、專利和新發明的數目增長、科技進步等,都屬於確定的線性變化。

>> 底層的可遷移能力,即思考能力,包括本質思考力、升維思考力、結構化思考力、系統思考力、批判性思維、遷移思考力、逆向思考力、元認知能力等。

>> 中間層的可遷移能力,即各種其他能力,包括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談判能力、領導力、表達力、項目管理能力等。

>> 上層的可遷移能力,即技能,包括寫作技能、英語聽說讀寫技能、數據分析技能、操作Office的技能等。

第三節 加法-減法模型再極致的人生算法,都得包含減法戰略

>> 面對同一個目標,正向思維聚焦於加法,逆向思維關注減法戰略。這個思維模型可以讓我們在看到增加是一種選擇的同時,關注到減法戰略的巨大力量,並用減法戰略實現增長與改變。

>> 成功人士的所有行爲和精力都緊緊圍繞着他們的目標來進行,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爲他們放棄了很多可以做但不是必須做的事情,從而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 加里·凱勒給出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建議,那就是倒推法。首先考慮長期目標,然後一步步往回想,倒推出現在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究竟是什麼。

>> 它的核心是:思考物品和自己的關係,“斷舍離”是要我們捫心自問,進而對物品進行取捨和選擇,只留下那些必需的,也確實在用的東西。

第四節 幸福-痛苦模型一點痛苦,就抵消掉了生活中的所有快樂

>> 同樣是想獲得幸福,正向思維關注的是如何獲得幸福,逆向思維則聚焦於如何規避痛苦。這個幸福-痛苦模型就是讓我們在想辦法獲取幸福的同時,關注痛苦對人生的影響,以及如何用規避痛苦的方法來獲得幸福。

第五節 組合-反向模型踐行逆向戰略,才能從紅海市場中脫穎而出

>>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說,創意就是舊元素的新組合。這是正向思維的創新方法,聚焦於“舊元素、新組合”;而逆向思維則關注“反向創新”,它啓發我們思考這件事的反面是什麼,如果朝着相反的方向這個問題能否被解決……這就是組合-反向模型,是一個針對創新與創意的思維模型。

>> 可見,當遇到問題時,如果正向思考不成,我們就可以考慮逆向思考。逆向思考可能會帶來創新,解決各種疑難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