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都江堰

感悟都江堰

□  湖山

素有“中國水利文化鼻祖”之稱的都江堰,是一個值得後人景仰的偉大奇蹟。它創建於遙遠的戰國,沿用到兩千年後的今天,它是古老的歷史文物,又是現實的水利工程,到處都顯現着古人的智慧。它猶如一部古典名著,通篇都貫穿着一個“水”字,你可以瞻閱,可以隨想,也可以感悟,感悟先祖的勇於創造,古人的科學治水,還有源遠流長的水利文化。於是我們到了四川,必須要去都江堰。

4月中旬,正值成都平原的春耕季,此時的都江堰,已經完成了年度的歲修,開始向灌區開闡放水。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水網脈脈相通,溝渠縱橫交錯。盈盈的清水,千迴百轉,流入田間,灌滿了遠遠近近的農田。從汽車上遠遠望去,白汪汪的水田裏,一派忙碌的景象,老牛在來回耕犁,農民在裁插早稻,一株株秧苗插進泥土,展開一畦畦鮮亮的嫩綠。“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都江堰的水就像及時雨,默默地澆灌了兩千多年。

上午十點半鐘,我們到達了灌縣。這座山水相依的小縣城,位於都江堰的渠首,因此又被稱爲灌口鎮。古鎮因堰而起,因水而興,歷史與都江堰一樣悠久。清水滋潤的岷江邊,是古色古香的南街,街道石板鋪地,房屋粉牆黛瓦,上宅下店,具有典型的川西風格。長長的老街,遊人絡繹不絕,許多人在離開灌縣之前,都會來此喫飯購物,品嚐當地小喫,購買當地特產,街上小店鋪的生意,始終都不會清淡。





走過街口的南橋,就到了對岸的離堆公園。離堆是修建都江堰時,從玉壘山分離出來的孤堆,位置緊挨着灌口,感覺似有山水的靈氣。樹木鬱鬱蔥蔥,杜鵑紅紅豔豔,清泉流水潺潺。高大的東漢張松銀杏,樹齡一千八百年,依然枝繁葉茂,彷彿返老還童的仙者。順着堰功道尋跡而走,進入離堆上的伏龍觀。正殿上立着李冰的石像,石像高約兩米,造型簡樸,冠冕長衣,面帶微笑,身上刻有“故蜀郡李府君諱冰”的字樣,是從河牀出土的東漢文物。右側是一尊堰工的雕像,屬於銘文記載的三神石人之一,雖然頭部已經殘缺,但手持鐵鍤的站姿,能讓人想起都江堰的建造者。

都江堰的建造,最早只與軍事有關,是爲秦國打造戰爭的補給線,進而去滅掉東面的楚國,實現“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的戰略。國之大任須用良才,秦昭襄王走馬換將,起用執行力很強的李冰爲蜀郡太守,這個任命間接導致了都江堰的創建,並使它實際上成爲了一項民生工程。

時光倒流到公元前256年,三十歲的李冰一路艱險,來到蜀地走馬上任。當時的成都平原,水旱災害頻繁,一條高懸頭頂的岷江,危害着百姓的生存,一方肥沃的土地,卻不能養活一方人。民以食爲天,“食重則農重,農重則水利重”,歷來治蜀均以治水爲重。古蜀人治水的努力,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從杜宇到開明,再到之後的大秦帝國,一直都在試圖根除水患,以圖自己的統治穩固。民生凋敝,百廢待興,天降大任,朝庭的使命,百姓的寄託,令李冰責無旁貸。

如果說都江堰是一本書,書的開篇就在寶瓶口。來到伏龍觀後的觀瀾亭,憑欄看內江,兩岸青峯俊秀,離堆鎖峽巍然,滔滔江水奔騰而下,流向東面的寶瓶灌口。當年李冰就是站在這裏,下達了都江堰的開工令,他要打通阻礙水流的玉壘山,重新開鑿一條引水通道,徹底消除水旱災害。施工的進展異常艱難,工具簡單粗陋,岩石堅硬如鐵,在那個沒有發明炸藥,沒有施工機械的古代,每掘進一尺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勤勞智慧的川西先祖,用燒石潑水的辦法,使岩石迸裂疏鬆,加快施工進度。經過八年的苦幹巧幹,人們將高大堅硬的山體,開鑿成了一條寬二十米、高四十米、長八十米的疏水河道,這就是現在的寶瓶口,分離出來的山體就叫離堆。




儘管李冰的選址非常精準,可是並沒有得到想要結果。內江河道開鑿後,由於地勢東高西低,江水還是難以進入寶瓶口。如果是放在今天,只需修一條攔河大壩,將岷江水位擡高,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然而歷史沒有假設,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即使你設想再超前,也不過是紙上談兵。但古人有古人的智慧,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在江心築一道分水堰,把水逼進寶瓶口。

從離堆一路走來,腳下就是那條分水堰。分水堰又叫金剛堤,建在狹長的河灘上,形狀宛如一條臥江大魚,前面的部分就是魚嘴。魚嘴用混凝土澆鑄,但它當初最原始的形態,卻是用竹籠裝卵石堆砌而成的。這道看似平淡無奇的圍堰,卻是都江堰的關鍵要害,它的構思原理就是寬窄之道。利用外江寬而淺,內江窄而深的落差,將岷江水流一分爲二。汛期洪水到來時,六成的水可以通過寬闊的外江排走,使周邊免受洪澇災害。即使在枯水季節,也會有六成的水自動流入地勢較低的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灌溉。一條普通的分水堰,變水害爲水利,實現了“四六分,平旱澇”,從此河道空空的內江,有了奔流不竭的源頭活水。奇妙高超的設計,破解了岷江治水的難題,簡單實用,巧奪天工,令人歎爲觀止。

離堆側面的飛沙堰,是都江堰的點睛之筆。舊時的飛沙堰,也叫做減水河,顧名思義其功能,就是又能泄洪又能排沙。在漫長的古代,它只是一條用籠石堆成的臨時矮堤,矮壩一次次壘起,又一次次沖毀,反覆折騰了兩千年之後,終於也改成了混凝土澆鑄。簡易的飛沙堰,一頭連接金剛堤,另一頭連接離堆,如同一道天然屏障,隔開內江和外江,當內江流量超限時,水會從堰頂溢出,迴歸到外江正流。內江流水受到離堆頂託,自動形成湍急的旋流,旋流像無數只隱形的手,將上游挾帶的大量沙石拋入外江,確保內江暢通無阻。其中的奧妙,真讓人覺得高深莫測。




緣江而行,來到著名的安瀾索橋。索橋歷史悠久,是中國五大古橋之一,也是都江堰的標誌性景觀。人走在索橋上,橋身微微下沉,橋面悠悠晃動,腳下的岷江奔騰而至,捲起千堆雪浪,頗有蘇軾筆下大江東去的氣勢。橋上歡聲笑語,遊人忙於觀景拍照,很少有人注意到,這纔是觀看都江堰的最佳位置。站在索橋的中段,俯看都江堰三大工程,魚嘴、飛沙堰、寶瓶口,既合理分佈,又自成體系,形成了一個功能完善的水利樞紐。它雖然沒有事先的總體規劃,但平實高超的設計,卻有着殊途同歸的完美,其中蘊藏的科技含量,對自然的認識利用水平,以及獨創的無壩引水,自流灌溉,即使在今天來評價,仍不失爲一項偉大的創舉。

二王廟前的崖壁上,刻着一些治水格言,格言三字一句,用詞精練科學,被人稱爲治水“三字經”,是前人積累的經驗總結,也是中國水利文化的珍貴遺產。從遙遠的秦朝開始,儘管經歷了太多的改朝換代,但歷朝歷代對於都江堰的維護,從來都不敢稍有懈怠。蜀漢時期,諸葛亮曾設置堰官,並“徵丁千二百人主護”,建立了專業的管理隊伍。以後各個朝代,均以渠首所在的縣令爲堰長,負責都江堰的整治。尤其是宋代創設的歲修制度,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形成的科學管理機制,被一直傳承施行至今。每年冬春的枯水季節,人們在岷江上架設槎榪,將外江內江分段截流,按照“深淘灘,低作堰”的原則,淘挖河道中淤積的泥沙,世世代代的不懈堅持,造就了都江堰的千年奇蹟,而創造奇蹟的正是那些都江堰的維護者。

玉壘山上的二王廟,是紀念都江堰創建者李冰父子的祠堂。祠堂原名崇德廟,由於宋以後李冰父子相繼封王,因此改名爲二王廟。廟宇依山而建,佈局不拘傳統,樓閣高低錯落,具有鮮明的晚清風格。大廟的前後殿,分別供奉着李氏父子的塑像,李冰像正襟危坐,手拿半裹絹圖,凝神深思治水方案。廟內匾額對聯衆多,內容都是頌揚功德,其中最著名的一副楹聯:“恢拓禹功名父子,創開天府古神仙”,讚揚李冰父子弘揚了大禹治水的精神,是益州天府的開創者。兩千多年過去,殿前依然香火鼎盛,不斷有人前來頂禮膜拜,表達了川西百姓對爲民造福者的崇敬。崇敬的另一種表現,就是將崇敬者神化,於是便衍生出了李冰斗蛟龍之類的傳說。

拋開神化的成分,現實生活中的李冰,也確實是一位非常之人。當年修建都江堰時,也許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前前後後居然持續了二十餘載。從而立之年,到年逾半百,矢志不移的堅持,一往無前的奮鬥,終於成就了名垂千古的大業,將災害頻繁的成都平原,變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他不僅留下了一座利國利民的都江堰,還留下了開拓進取的精神財富,留下了科學治水的文化遺產。

當年治水的轟轟烈烈已經遠逝,唯有都江堰依然不朽,成爲了古爲今用的經典傑作。灌縣山河依然秀美,千里岷江安瀾不息,因爲有李冰心血的傾注,有先祖汗水的揮灑,纔有了獨奇千古的都江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