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的点

去年8月份,我在上线下课。

来的人大多是两种,一种就是单纯学写作的客户,一种是来咨询关于个体商业的。后者我们暂且不谈,前者问题大都集中在错误认知、学习方法上,这篇文章就是跟大家聊下学习方法。

其实相关干货我写过很多次了,但这次你一定要看,说不定真的能够改变你的学习方式。

关于学习方法,有很多。

现在的成年人主要是受上学时代学习方法的影响,在学习一些东西。但成年人学习东西和上学时代学习东西,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上学时代的学习方法,重点在于记住。而成年人的学习方法,重点在于应用。

这两者学习方法的差异是什么呢?是掌握信息量的深度不同。小时候我们可以一知半解,或者不求甚解,只要你能够记住或者背下,到考卷上写下来,就是标准答案。

但成年人的学习,更像是数理化科目的学习。你仅仅会解黑板上的题目没用,你必须弄懂这道题的解题逻辑。老师在黑板上的解法,就算你背下来,等考卷换个题目,你依然做不出来。

我不知道,各位对小时候考试,还有多少记忆?

还记不记得,数学考不好的原因往往就是:总觉得很多题目很陌生。但班级里优等生大概就知道,其实那些题目是换汤不换药的,你懂这些解题的逻辑,就能解所有和这道题有关的全部例题。

因此,那时候老师要求我们不停地做试卷,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掌握更多解题思路,遇到考卷上的题目,可以轻松解出来。

今天成年人的学习,逻辑也是如此。如果你用数学的思路学习,效率极高。反之,则效率大降。

那我们以前学习会有哪些误区呢?

很多。我举其中比较高发的一个例子。

在今年之前,我很喜欢刷书。我本人特别喜欢看书,而且看书比较快,每周都能轻松读完一本。有的时候读书的瘾来了,一周能读两三本。

但2020年有段时间,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相比于读过,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我读完的东西。

有时候确实看了很多,但真正剩下的能记住的不多,而且,因为读的不够深入,导致自己不到两个月,就把书里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了。

我开始意识到,我得从多读书换成把书读精。我喜欢读书,但我当下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变得更厉害】所以,我需要一些【脑子里记得住】,【能讲得出】,【能应用上】的关键信息。

后来我不再积累辞藻。我开始拿掉以前读书的坏习惯,总喜欢去记住每本书里那些名词,我发现,相比于记那些名词,读透读透这本书,意义更大,效率更高。

由此开始,我正式拆书。

你可能见过别人拆书,但我这里的拆书,和别人没任何关系,我只是找不到词来解释我读书的方法,所以暂且用这个词来形容。

我是如何拆书的呢?

我拿一枝笔,一个本子,然后翻开书(或者电子书)来读,读的过程中,我会用自己的关键词来总结这本书的核心。比如《曾国藩传》这本书里的前半段,我用三个词来总结,分别为:方法、基础、距离。

方法讲的是曾国藩后来考中秀才的关键,基础讲的是曾国藩的逆袭之路,距离讲的是曾国藩如何成为圣人的过程。

这三个词,您可能看起来很头大,但对我来说,比较容易理解。

因为这本书读完了好几遍后,我用这三个词就可以把前半段的故事和内容,全部讲给你听。每一个词背后,都有几个故事的结合,这样,我很容易把这本书的信息记住。

除了信息,更关键的是,从这本书里学什么。

所以,我还会用几组关键词,来确定这本书里让我学到的东西,比如:魄力、简单和打击。

魄力讲的是曾国藩培养人的方法,由此关键词,我更新了我个人品牌课里的课程,并且为了把魄力这个词讲透,我重新多遍研读了蔡老师(蔡丹红)等各位老师关于个人品牌最后的结论和内容,更新内容于品牌课程里。

简单讲的是结硬寨打呆仗背后的关键,提示我凡事不要随随便便记住结论,更要知道结论背后的实际背景,否则很多理论不但没用,还会导致自己加速失败,你得弄明白为什么普通人不能学打呆账这种招式。

再就是打击,用这个词梳理曾国藩整本书里的,最重要的几次打击,和他背后的反弹事件。

这样,你看我可以通过不同的关键词,直接记住整本书的内容,一个是书里的大概内容,一个是书里能够让我学习的东西,我都可以记录下来,并且,因为记住的是关键词,关键词背后是由故事和结论组成,我可以随时随地在大脑里调用出来。

用这个方法,我又拆解了很多书。

这样去读书后,速度变慢了很多,可能一两周才能读完一本书,但价值更高,基本上是可以百分百轻松讲给朋友听的。

就像前段时间,我读完了基本经济理论后,在晚上花了两小时就解出了杨幂嘉行那个公司估值快速飞涨的原因,而且,其中40分钟纯粹是为了在APP里查找不同阶段不同收入的数据,来验证我的观点。

我觉得这个挺好,成年人的学习,果然不是简简单单用小时候的方法就可以。

毕竟,以前我们更在意自己是否记得住,现在更看重是否能将书中的信息转为己用,而己用的标准其实是,你真的能把这本书里对你有用的信息,全部掌握,或者借用方法掌握。

而当你掌握后,你会发现,努力做出成绩这件事情本身,变得简单了,因为你有素材+数据+理论的结合了,你只需要按照方法,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去做稍微的调整即可。

这是我近来半年最大的一个收获。

当然,关于学习背后的信息还有很多,我只是写了一个,并且没有深度去写,就已经2000多字了。所以,下面我会继续去写那些,我们平常不在意的,但实际上却特别影响我们进步的关键。

有很多人可以教你学什么,但很少有人会跟你讲,应该如何学会“学习”?

而这个东西又特别重要,所以,我更希望你,在研究学什么的时候,先多研究研究,如何学,只有掌握“学习能力”,才能“学出成绩”,否则你就真的只能打呆仗,然后打了三年,依然颗粒无收了。

成年人的学习,是真正意义上掌握一样东西,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学过,更不是简简单单的记住书里的名词,它需要你对整本书内容有概念,以及如何将书里的内容,转化为你生活中可以提升你进步的要素。

它不是需要你讲书里面的概念,而是这些概念,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切入到你的生活,去深入影响你的生活。

今天就写这么多。

进入知识付费三年了,写了很多文章,但今天文章里有几句话,绝对是我写过的,最重要的几句,希望你能认真记住。

比如,

读书,不是读名词,不是读概念,而是如何使用这些概念。

用你的方式总结出书里可执行的真理,然后跟着真理学。

学习方式的升级,绝对是进步最快的方式之一。学习方式的升级,也可以间接提升你的战斗力,因为,它更容易让你对信息产生欲望,更容易产生对的结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