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篇1:幼教基础

中华文化宝藏《宗运生命学》之“幼教篇”第1篇

幼儿刚出生时,无恶无善,无情无义,无东无西,心性如一面镜子,教牠什么,牠就记下什么,这就是孩子的初心。可是,一旦来到这个世上,幼儿就想要了解世界的所有真相,这个初心就被外面的世界搅动了,产生了意识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意识心一旦执着于世界万物的假象,执多执深就迷了,迷深了就远离了智慧。

我们都想让孩子身心健康,学习好。可是,健康是怎么来的?怎样才能学习好?根源都在“心”这儿。心不定,耗精耗气耗神耗能,怎么会健康、怎么能学习好呢?再者,学习是用什么来学的?是用心来学的,不用“心”,大脑和五官能保障好好地学习吗?

殊不知,大脑、五官和行为,都是由我们的内心指挥的呀。更重要的是,人的智慧藏于心,心静生慧,内心清静就是智慧,清静心就是智慧心。智是心的本体,慧为用,智如同灯泡,慧如同灯泡发出的光,智慧长明下去,将来孩子就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就能够报效国家。

然而,如今的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很多人并不了解幼儿的心性。幼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急于知道世界万事万物的真相,会生起贪念心,这种贪念之心,就是意识心对外在的释放。孩子释放意识心,就会消耗神气,消耗神气,就意味着内心变得浮躁,无法定下心来。

孩子的心定不下来,所学的知识在心里面也是往来不定的,如同孔子所说的那样:“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了留不住,等到老师提问或布置作业时,就急于应对,久而久之,孩子的本心就被遮挡住了,天性就出不来了,成了工具式的生物机器人,还会失去生活的情趣和意义。这就是孩子的学习提高不上去,以及整个教育系统频出问题,孩子、老师、学校、家长和社会都不满意的根源之一。

所以,教育孩子,从幼儿开始,就要立足于身心,育心为首,以身育心,身心合一,从而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精气旺盛,精神饱满,灵性、活力和创力持续不断。这就要应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的瑰宝——武学。武,并不是指当今的武术。武学,是中国独到的一门学科,在人类史上绝无仅有,也是教化众人、自我修养、教育后代之中,最为专业、最具有针对性、最有效的方法体系。

中华武学经历过数千年的无数印证,曾经是中华文化兴盛、民族兴旺强大的主要支撑之一,可惜现在基本失传了,成了民族的一大遗憾。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教育复兴、文化复兴和命脉复兴,则务必要把中华武学传承下来,尤其要从幼儿教育开始。

武学,曾经是中国儒释道三家用来修身养性的法术,其基本精神,是在行为中规范身心,不要妄为。比如坐姿、行走、卧法,都要保障阳气生发,“四气”合德,通过理身疏脉,保持气血畅通,经脉疏通,用四种“神气”定心、定神,保障孩子神气十足,凝神聚气。“神”是心之本,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精神是最重要的。所以说,中华武学抓住了生命的精髓和根本,是幼儿教育之中首要的上乘大法,绝对不可轻视。

武学的基础之学,尤其在中小学和幼儿教育中,是务必要首先应用的部分。一是在坐姿、 站姿、行走、礼仪等方面,作为基础的修为方法。二是针对幼儿的特点,根据古人劳作的动作,编成相应的舞蹈,教孩子模仿、表演等。比如把古人拉钻、摇辘、打水、锄地等动作编成舞蹈,或借助玩具,让孩子在动作展示中疏通经络,安心凝神。三是把国学经典名句,编成有趣的动作、舞蹈或有意义的故事,再融入武学的导引术,让孩子在舞台上表演,从而得到教育和成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