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瞧兩性關係這點兒事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家發現沒有?

不管是小家庭還是大家庭,構成的基礎是血緣。可是,和我們關係最緊密的那個人——配偶,恰恰是沒有血緣關係的那個。

我們成年以後,無論是從法律意義來說,還是從生活實際中看,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配偶,恰恰是和我們關係最緊密的人。

有時想想也挺瘮人的,在多數國家,一個人若遭遇意外失去意識,無論醫療決策還是法律事務,默認的第一代理人就是配偶。也就是說,一個人在最無法自我保護的時候,小命就託付在一個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手裏。我想肯定因此引發過沖突甚至悲劇吧。

要不怎麼說,夫妻關係是家庭內部所有關係的核心,是根基,是重中之重。能把身邊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處好了,其它關係就都好辦。對家庭建設來說,這絕對事半功倍。

婆媳處不好?夫妻關係若是不好,會雪上加霜;夫妻關係若是夠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和子女的關係有問題?夫妻關係要是不好,會互相埋怨各自拉攏;夫妻關係要是夠好,就算孩子再倔也翻不了天,什麼青春期更年期折騰完了大家還能相愛如初。

所以,對兩性關係這個話題,別以爲已經結婚且婚姻幸福的人就不用關注了。這應該是伴隨一生的課題,需要活到老學到老,永遠都有成長空間。

不同年齡,或者說不同的人生階段,對兩性關係的看法往往差異明顯。

年輕人更關注愛情。他愛不愛我?愛我多少?對我夠不夠好?我愛不愛他?愛情一旦上頭,克服萬難也不撒手,就算受苦也能自我感動一把。

而已經在多年婚姻生活中消磨掉激情的中年人,大多更看重彼此是否能夠合作互惠互相扶持。光有愛沒用,你得讓我活得舒坦。只要活得滋潤,就算沒有愛情,也沒啥大不了的,還有日積月累培養出來的親情不是?

我想,上述兩種狀態,沒有對錯之分,人生的不同階段而已。處在哪個階段,就好好投入去做那個階段該做的事兒。

年輕時不顧一切瘋狂地愛過,盡情品嚐過愛情的酸甜苦辣。得承認,年輕就是一種資本,負擔小,身體棒,這時候隨心一點兒可以理解。

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該體驗的都體驗過了,重心轉爲承擔家庭上上下下的責任,此時,另一半是否能愉快合作、是否能向着共同的目標努力,纔是最影響個人幸福感的。

當然,性格不同,對愛情和婚姻的需求重點也不一樣。

偏感性的、享受豐富精神世界的,哪怕活到七老八十,依然會很在乎愛的感覺。只要能真切地感受到愛和被愛,物質上欠缺一點兒、身體上辛苦一點兒,都不影響幸福的感受。但他們受不了婚姻的存續只是爲了合作而將就。

偏理性的、價值觀更貼近社會大衆的,更看重婚姻的存續是否能帶來實際的利益。只要對子女有利,只要能夠一路攜手,先奔小康、再奔富裕、最終達到財務自由,便是最大的幸福。至於這一路上有多少愛情、有沒有愛情,有什麼關係呢,只要家裏和和氣氣就好。

依然,我認爲上述兩種狀態不分優劣,完全是各花入各眼的事兒,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用和別人比。

至於我,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儘量不走極端,雨露均沾多好哈。

太瞭解自己了,從天性上說,絕對屬於需要精神享受的類型,對物質方面的慾望和追求動力明顯低於主流。所以年輕時擇偶全憑愛情的感覺,毫不誇張地說是一丁點兒世俗功利都沒考慮過的。

但畢竟人生階段不同了,天性再不接地氣,也跑不掉上有老下有小的人間打磨。於是,越來越能理解那些以前不能理解的婚姻生活狀態。

那些麻人的甜言蜜語、那些摸摸抱抱的粘粘乎乎、那些被寵着愛着的小滿足......就算沒有這些,對實際生活也沒多大影響呀。

只要兩人能夠共同努力攜手爲小家添磚加瓦,車子越買越靚,房子越買越多,還能給孩子們每人留下一套,那不也是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嘛。

只是,這一句“共同努力攜手爲小家添磚加瓦”,也並非得來全不費功夫,你的搭檔憑啥願意一起賣力呢?你當然要有所付出的呀。

哪怕明知大家都沒那麼愛,你也要勇於先付出、甘於先喫虧,用誠心去感化。

我相信“人人都是善惡摻半”。但我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只要彼此的人生目標一致,無論是否曾經愛得轟轟烈烈,也無論當下還有沒有愛情,只要你願意以誠相待,就一樣可以攜手走在幸福的陽光大道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