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上海之旅(12)

正巧这天是五四青年节,这一趟来的更加有意义。

虽然雨下的很大,但我却觉得这是天公在作美。参观者稀稀拉拉的没几个,不管在哪里,人一少,风景便更美。

带的雨伞派上了用场,撑着伞往前走,脚踩在湿漉漉的地上,擡头一看,龙华烈士陵园的大门豁然出现在眼前。

此情此景,来到这里缅怀先烈,再适合不过了。

进了大门,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穿过小路,眼前宽阔了许多,是很大的一个广场。

那广场上有领导人提的字。三个花篮摆在显眼的位置,上有挽联。

再往后,是龙华烈士纪念馆。

馆前一个人都没有,找不到入口在哪里,迷惘了一会儿发现左侧有一个小入口。

这时来了一个工作人员,他拿出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我正疑惑塑料袋是干嘛的,难道是鞋套吗?

就瞅见前面的女生把雨伞放进塑料袋里,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包雨伞的。

场馆里基本没什么人。

从辛亥革命反封建主义开始,再到54运动反帝国主义,内有各种烈士事迹照片,包括各种遗物,书信等。

一路走过去,先看到陈延年的个人展示台。


描写陈延年英勇就义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

乱刀砍死…太惨烈了!

对于生长在社会主义下的90后来说,根本无法想象不可思议!

平时手指被刀划开一个口子都疼的哭天抢地,何况是被人活生生的砍死!

他们在那个年代是金字塔上的少数人,有深厚的家底,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至出国深造,那他们为何还为救国救命奔走一线,付出生命呢?

这就是他们的信仰啊,身在高位,不惜付出生命为无产阶级底层人民谋出路。

以前我不懂,现在才明白那些历史书上廖廖数语的描述,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百年之前,有一群年轻人抱着崇高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百年之后,又有一群年轻人通过书本了解他们的事迹,才知道什么叫留取丹心照汗青,敬仰之心如滔滔江水不绝如缕。

有时候我觉得人们之所以不了解先烈,是因为我们压根没有渠道去了解一个百年之前的人。

书本上的言语是破碎且稀少的,不完整不立体,他们是烈士,但首先他们是人。

我们应该把他们作为一个人去了解,他们有喜怒哀乐,会担心,会害怕,和我们都一样是怕痛怕死的普通人。

但他们做的事又超脱于他们的普通。

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同时又坚定的选择了坚持。

这才是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在纪念馆出口,可以领取带有革命先烈头像和语录的书签,近上百种,整齐的排列在一面墙上。

墙上写着“将英雄精神带回家”

一旁的小学生叽叽喳喳的,几乎把每一种都取下揣在兜里准备带回家。

我也拿了好几张,塞进了揹包夹层。

出来发现雨小了很多,纪念馆参观完就出发去找烈士墓地,转了一大圈也找不到,无奈只好去问保安叔叔,原来在纪念馆左侧,怪不得找不到,我一直往右边走去了。

一直往左边走,路过一个喷泉池,再往里走,是一片绿色草地,那草坪的颜色让我想起《情深深雨蒙蒙》里医院的草坪,简直一模一样,非常适合疗养。

没多久,就到墓地了。

墓地的绿色灌木修剪的方方正正,一层一层,高度不一,看起来有点像茶园。

我从头开始看,走过一排又一排墓碑,心中平静而充满敬仰之情。

终于在一处满是鲜花的墓碑前停下了,待我看清那墓碑上的字时,不由得瞳孔放大,嘴里忍不住发出一声,天哪!

没错,这是陈乔年的墓。

墓前除了鲜花,还有手写卡片,那是前来祭拜的人留下的。

再往里走,远远的我就看见一处墓前摆满了鲜花。

我知道那是陈延年的墓。走近才发现,陈延年的旁边是赵世炎。

延年墓前有一封正楷手写信,出自浙江大学00后的学生,我仔细看了第一页,因为下雨的缘故,后面几页已经翻不动了。

赵世炎墓前那张照片,是一个写同人文的作者留下的。那是周恩来邓颖超和几个孩子的合影。

其中一个便是赵世炎的儿子,他还未出世,赵便牺牲了,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父亲。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只能通过书本影视剧来了解父亲是一个怎样得人。

除了这张照片,那位作者还留下了一句话,“见一见吧,他想念了你一辈子”。

来祭拜的人,多数是因为看了《觉醒年代》,我也是其中之一。

假如我没看,我就不知道这段历史的细节和这些人名背后所付出的艰辛。

我才知道,原来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是会改变人的看法和行为的。

祭拜了他们,上海之行才不虚此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