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很难被教出来

1

我其实对教学挺苦恼的,特别是普通人的教学。

我这个人有点好为人师,因此很多时候,我都愿意很认真去分享一些东西。

比如,我在写作课里,讲过的很多信息,和在各个群里,讲过的很多信息。

和很多老师教学不同,鱼苗的课程,鲜有能找到相似内容的,因为大多数内容,都是我自己“野路子”设计出来的。

比如写作,我讲的很多方法,基本上就是我自己写了十几年好用,易学的方法。

比如个人品牌,我讲的一些东西,基本上是我现在做到的,和做出成绩的结果。

我可能讲的不是最好的,但讲的很多东西,确确实实认认真真去实战,能进步很快。

我有很多好数据。

比如,我们很多学员,认真执行我说的一些东西,现在成绩特别好,我几乎每个月都能收到学员放出来的大成绩,甚至一些成绩,比我个人还要好。

但,太多人做不出来。

做不出来,不是方法,是自己根本没有去用那些所谓的好方法。

比如,听课。

大多数人,可能都听了,听了后,没做。

更多人,听了课后,就是听个缘分,核心是什么,其实都没听懂。

 好的课,好的分享,哪怕是一两句话,你可能都需要反复咀嚼。但我们大多数人完全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根本不想做。

所以,你真的进步很慢,慢到跟没进步,几乎没差别。

2

我自己也有老师。我自己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

我觉得很多人可以进步,就是进步在学习方式上。

其实我学东西的方式,还真的挺简单的。

比如,社群里听课。我很少赶上直播,因为我平常很忙,没时间赶上直播。但我会在结束后,开个倍速,很快听完,确定这个课程,对我是否有用。

先快速听完,确定下是否要学,要学,就放成1倍速,拿起本子,认认真真听。

很少有课程,一遍就够的,除非是思维性的。很多课程,基本上要听个四五遍,一些实操性的课程,你这会听完后,可能后面用得上的时候,还得回来再听。

我读书,也是如此,先快速浏览看这本书讲什么,确定有用,我再一遍一遍认真读,需要的地方,我就背下来。

所以,我现在已经背了很多书里的精华,如果讲书,我可以随便给你讲一天的书。

甚至,一本书讲一两个小时,那就太简单了。我可以把我读完的,好好给你分享一下。

(题外话:我最近在学管理,我跟一个很牛的朋友约时间准备去请教对方。她让我先认真听一个课程。她说,她听了20多遍,还在认真学。很多厉害的人,学习的方式,都是好东西,不停重复。)

除了听课,我还关注老师日常在社群聊天。

讲真,我是几乎没空聊天的,我自己报名的好几个几万的社群,基本上我常年都没有聊天,甚至很多社群,一些人都不知道我是谁。

但我真的很认真学习,因为我会定时翻群主的聊天。

越是牛的群主,讲话越精炼,几乎没太多废话,直接翻聊天记录,可以学很多。

当然,我根本不会学很多,我也不建议大家学很多,我倒是建议,大家学少一点。

因为你很快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很好。但你目前能用到的,并不多。

因此,我在社群很大的一个学习成果就是:去学那些,我现在能用得上的东西。那些特别好的,但我现在用不上的,我根本不会学。

我连5分钟时间,都不会给它。

3

好东西,其实不是教出来的。

好东西,其实是听你课的人,实践出来的。

这就特别烦,因为你没有办法监控到别人是否认真学。你自己倒是一厢情愿以为别人会好好学,实际上,别人可能连聊天记录都懒得翻。

哎。

那为什么,大多数人不会认真执行呢?

通常是因为,大多数人,根本没办法越过挫折这道线。

很多普通人以为自己遭遇了挫折,其实根本不是,他可能只是被挫折碰了一下瓷。

你只是跟挫折擦肩而过,而不是真正的遇到挫折。

前几年我去安利的会场听过课。安利的成功案例其实挺多的,毕竟全国有几十万人在做安利,里面出点高手也挺正常的。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很难通过安利获得成功呢?

就是因为那种挫折,一般人真是扛不过去。

你听台上的人分享,带几个瓶子,做几个试验对比,然后骑电瓶车送货,听着挺励志的。

但真要你去做,你可能也会愿意,但估计最多一个月,你就要撤了。

为啥?因为你发现,就连你亲戚,都不愿意听你讲模式。

你更怕骑着电瓶车去送货,怕车上的货,被别人看出来是安利,很尴尬。

于是乎,你的鸡血持续了一个月(或许一个月不到)就退却了。

为什么别人能成功?

第一,  是坚持。

第二,  是坚持不要脸。(没有恶意,这里是褒义词)

因为我发现,那些上台的大多数都是10年以上的,反正我听过的几十场安利的嘉宾分享,几乎就没有低于15年奋斗史的。

所以,坚持很重要,坚持不要脸更重要。

如果你怕丢脸,可能就一个月不到没戏了。

普通人,真的太怕挫折了。

才用几天,没有效果,就不做了。

然后喊着,我曾经坚持过。

哎,你脸红不?你那叫体验过,不叫坚持过。

4

其实学习,真的是挺难的。

我现在接收到的信息,应该比大多数普通人多得多。

比如,8月份我做私房课,20多天时间里,我见过20位各行各业的人才,我给他们上了整整20多天的课。

这里面有一半都是大咖,所以跟对方交流的过程中,我看似在教别人,其实也从别人那里,学习到对方好的东西。

但我真的想说,学习真的不容易。

因为学习的本质,不是把那些信息看过,而是把这些信息,放在脑子里。

所以,我选择了最笨最有效的方式:反复看,或者背下来。

今天回扬州的时候,父亲开车,我就顺便把很多背过的东西,再来顺一遍,一个多小时,把之前很多已经背过的东西,又在大脑滚了一遍,把很多关键性的信息,在嘴里,脑子里反复重复。

甚至,生活中,我会找很多机会去做重复。

比如,在上线下课的时候,我会讲《定位》里面很多专业信息,然后拆出自己的理解给客户。我讲得次数越多,这些信息,越容易在我大脑里存留。

再比如,我儿子下午不睡觉,于是,我跟他聊了一个小时天,聊什么呢?

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把《曾国藩传》这本书从前到后,给他讲了一遍。虽然他听不懂,但是,我也只是通过这个方式,和他聊天。

他希望我讲话,于是,我就讲话,不停地讲话,顺便,把《曾国藩传》这本书,完整地再回忆一遍。

我会利用生活中,很多机会,去锻炼我所学到的东西。

所以我说,学习其实挺难的。

学习本身是没有筛选的,但学习的深度,和每个人付出来的辛苦,却可以拉开我们每个人的差距。

5

真正花时间学习,收获也很大。

这就是认真学,和不认真学,最大的差别在哪。

我今年应该做得一般,因为我目前签约的4份合同,真正发挥效果,是明年4-6月。

除此之外,我手上还有两份马上待签约的合同,我自己算了一下,这6份合同下来,到明年6月,我应该可以领到150万左右的佣金。

这笔钱,不算我的投资项目,这是我个人作为顾问的一个单项收入。

这些收入从哪来的?

其实是专业能力。因为做策划和营销其实是数据的一个活,你做得好与坏,其实体现在你的数据上,因此,我自己作为顾问的这个职业,其实挺吃专业能力的。

这也是我大半年时间里,啃掉了几十本书的原因。然后,我做了几个项目去测试。

我正式签约合同的时候,我自己手上做测试的项目叠加,已经盈利百万了。我这才敢去签约。

积累专业能力,是难的。

但它同样也是让你具有真正能力唯一的方式。

你不要以为,你看了书,听了后,那是属于你的。其实不是,那是知识,是信息,你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卡点结合上了,才能叫作,财富。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积累这种财富。

如果你不想过那种,学了很久,啥都没学到的日子,我还是建议你:

真的花点时间,花点心思,把你接触到的好东西,认真听了,看了,用起来。

哪怕,用久一点,也没关系。你越用越熟悉,熟悉到极致,才能叫掌握。等你掌握了,这个东西,才属于你,才叫你的能力。

积累能力的过程,难吗?真的难。

但是,如果你真的花时间积累了,那就谁也夺不走,一辈子属于你。

这个叫做能力,也叫做复利。

偷不走,离不开,拿不掉,永远在你身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