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的核心教誨(6)—— 心境之自由,被誰偷走了?

這篇來談談“自由”,整個第三自然段都在講述自由,可見其重要。

自由不是反應,自由不是選擇。人自欺地認爲,因爲他有選擇,所以他是自由的。自由是純粹的觀察,沒有方向,沒有對回報與懲罰的恐懼。自由是沒有動機的,自由不是在人的進化的結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在觀察中你開始發現自由的缺乏。自由是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無選擇覺知中找到的。

01 心理上的自由是什麼樣子

談到自由,我們會聯想到什麼?是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還是匈牙利大詩人裴多菲那首廣爲人知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抑或是空中無憂無慮飛翔的小鳥和空中漂浮的朵朵白雲?但無論是什麼,“自由”一詞,在所有人心中都是一種嚮往,甚至成爲了信仰。

關於自由,我們也有太多的理解:被譽爲“美國革命之舌”的亨利說過“不自由,毋寧死” ;曾任北大校長開創學術自由之風的蔡元培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幷包”;被羅素譽爲“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康德說過一句流傳幾百年至今仍被信奉的名言:“真正的自由不是我要做什麼就能做什麼,而是我不要做什麼就能夠不做什麼。

康德把“自由、上帝與不朽”這三件事放在同一個維度討論,他認爲自由是一種神聖的絕對存在,無需證明或論證,也無需依靠理性分析和理解。自由問題涵蓋了個人的思想意識、言論、行爲以及在整個社會的法律、道德體系,幾乎無處不在,當然也包括我們經常提到的所謂財富自由、時間自由乃至精神自由等。

關於“自由”的著述可謂汗牛充棟,龐大得難以想象,但這篇文章中的“自由”既沒有那麼寬泛,也沒有那麼複雜,它所指的僅僅是人類心靈層面的自由,只是在程度上遠遠超過了普通人對自由的理解,即超越了人類感知體驗的精神層面的“絕對自由”。

有人會說,如果拋開真實生活或物理世界的限制,單純地談“精神自由”,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思想領域的信馬由繮和爲所欲爲,既不會妨礙和傷害別人,也不必去實現,怎麼可能受限呢?事實並非如此簡單。設想我們身處一片茫茫沙漠之中,任由馳騁,沒有任何阻擋,但卻永遠無法迴避一個問題,那就是必須在乾糧和水袋消耗殆盡之前走出沙漠,否則就會被烈日和狂風吞噬掉生命。

在精神世界裏,我們同樣面臨如此窘境,表面上,思想可以隨心所欲,但它卻在時刻消耗有限的生命,如同我們在沙漠中浪費時間,逃避死神降臨一樣,放縱思緒蔓延的背後,同樣隱藏着巨大的束縛和危機。《法華經·譬喻品》中曾把人生比作“火宅”一樣,意指人的一生如同在一個衣食無憂、花香怡人的大宅院中生活,但宅院四周卻早已火光四起(這裏暗喻人一生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苦難和疾病以及必須面對的死亡),當人們一旦覺知,就會插翅難逃。

這麼說來,現實生活中很多無法實現的目標,連想一想的“自由”都不能有嗎?我們常感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但可曾想過,正是那些不着邊際的“理想”帶給了生活中太多的無奈和失落,正是對思想的縱容給自由的生命捆上了一道又一道枷鎖。其實,當我們看清那些“理想”真實面目和破壞作用,就會發現事實卻是,“現實很豐滿,理想很荒誕”。

那麼,什麼纔是精神世界的自由呢?

自由的對立面是束縛,而絕對的自由就是沒有一絲一毫的束縛。那麼,束縛心理的又是什麼呢?恰恰就是思想本身,它們不斷冒出來並僞裝成理想、願望、夢想以及觀點、觀念......看清了這些障礙,也就看懂了自由。

如果要實現心理上徹底的自由,就勢必徹底清空所有的心理記憶。由此可見,心理上的絕對自由意味着思想靜止,這與“無我”以及看清真相是同一個狀態,與擁有愛和智慧是同一件事情。


02 自由能從正面去描述嗎

看一下這段關於自由的描述,幾乎全部使用了否定的表達方式,包括自由不是反應、不是選擇、沒有方向、沒有恐懼、沒有動機、不會出現在未來......即使偶爾用到肯定句,例如,自由是純粹的觀察,自由存在於第一步,自由可以在覺知中找到......但這些肯定句都是在否定基礎上的一個總結,包括什麼是純粹的觀察,什麼是最初的自由以及什麼是覺知,對它們的解釋也都包含在那些否定句中了,例如,沒有方向、沒有恐懼的觀察就是純然的觀察、就是覺知。

這種否定的表達方式和文章開始提出“真理是無路之國”如出一轍,同樣無法從正面去描述,當我們尚且沒有達到那個狀態,根本無法理解,即使達到了也不是語言力所能及的,因爲語言永遠存在侷限,而自由無限。但從其反面看就很容易,因爲現實生活中受限狀態隨處可見,就可以隨時觀察,當徹底接受和了解這些限制,它們纔有可能被自動自發地消除,不受限的狀態纔有可能出現,而一旦出現,也就無需再描述了。

但看清受限這件事情並非想象的簡單,當看到侷限時,我們很容易跑到侷限的對立面,進而試圖改變侷限。一旦陷入到對立面或者試圖改變某個狀況時,就會出現目標和方向,當我們試圖對抗束縛以期獲得自由時,就已經變得不自由了。正如“惡的對立面不是善”一樣,至善可以包容一切惡,根本不存在對立面,自由同樣不存在對立面。

對於實現自由來說,能夠做到了解侷限而不試圖改變侷限是非常重要和寶貴的品質,也就是真正的接納。我們常說“接納別人、接納不完美、接納孩子......”可是在這些接納背後往往還深深隱藏着一種不甘心,一種期待和一種對現狀的不滿,當真實境遇與內心這些期待不符時,之前所有的“接納”會變得蒼白無力,情緒也會肆無忌憚地產生、蔓延和氾濫。

因此,內心的自由是一種體驗,永遠無法用語言從正面進行描述,也是頭腦永遠無法理解和想象的。它只能通過完整地瞭解事實,停止所有評價,與現狀不發生絲毫分離和對立,且不產生任何期許,自由才能不約而至

03 自由不是反應

提到反應,我們會聯想到化學反應、連鎖反應、核反應等等。從身體或生命自然反應來看,迎面突然疾馳而來一輛汽車,我們會不假思索地躲開;當站在高空向下俯視時,會兩腿發軟、手心出汗;當情緒激動時,會感受到血流上湧,頭腦空白;這些都是常見的反應,在這些反應中蘊含着帶有時間先後順序的因果關係,帶有一種必然性。

那麼,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反應有什麼不同呢?當聽見有人當面使用過激言語羞辱你,你會變得憤怒,甚至暴跳如雷、反脣相譏;當看到身邊同事被領導提職加薪,你會覺得不舒服,升起羨慕和嫉妒之心;當親朋逝去,會感到悲傷孤獨......這些反應同樣讓我們感覺到不由自主、無法控制。

如果說,在物理世界所發生的反應屬於自然規律,是必然的,那麼由心理因素造成的身體反應也是必然的嗎?如果細心觀察,兩者並不相同,後者在反應之前貌似發生了點兒事情,多了些環節。是什麼呢?那就是頭腦對事件進行了識別、評價、評判,這些評價直接導致主體對客體產生了好惡傾向,這個傾向決定了身體下一步的反應。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ABC理論,就是說引發感受的直接原因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個體對事件的評判

當一件事情發生後,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反應,甚至截然相反,這種差異正是心理認知所造成的,也就是說,心理反應和事件本身並不具備必然的因果性,起決定作用的是頭腦中的心理記憶或者說是意識內容,也就是“自我”。所以,心理反應只不過是過去記憶的呈現,是過去在當前情境下的延續,如果沒有心理記憶,自然就不會有反應。

康德曾這樣定義自由:“自由是一種由自己開始一系列變化的能力。”即自由只是由其自身決定,由自己開始,不被任何其他東西所決定左右,也不受事先的任何條件影響,也就是說,“自由不是反應”


04 更多的選擇,意味着自由嗎?

讓我們先看看現實生活中的選擇意味着什麼?我們通常認爲,美好的人生就是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財務自由了,可以買喜歡的東西而不必糾結於價格;能力強大了,可以隨時放棄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時間自由了,可以讀書、運動、環球旅行,嘗試各種新鮮的事情......於是,人們都在爲心目中的自由不懈奮鬥,然而,絕大多數人無論付出多少艱辛,都無法實現其中任何一個夢想。

當我們用宏觀視角審視整個社會結構時會發現,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上帝之手,按照每個人所擁有的權力、財富、社會地位,精準地給他們貼上了標籤,然後分門別類地擱置在不同“格子”裏,每個格子都有自身的規則和界限,任何人想跳出自己的那個格子都要遭遇無數艱難險阻,絕非一日之功。

也就是說,現實世界中的每一次選擇,都會把我們帶入到另一個侷限和約束之中,而且可選的方向越多,就越會感到困惑,擁有的資源越多,就越被更多的東西所控制。就像《圍城》裏說的,裏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都在爲自己的困境苦苦掙扎。每個人的處境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而每一次選擇之後,不僅沒有帶來自由,往往會陷入更大、更持久的束縛,甚至陷入別無選擇的境地

如果在現實世界中人們不能通過選擇獲得自由,那麼心理層面的選擇是不是自由呢?當然不是。我們必須看到這樣一個事實,現實生活的困窘恰恰是由於內心選擇決定的,外在行爲無時無刻不受思想的控制,最終使原本自由的生命淪爲了思想的奴隸。

再觀察一下內心世界的選擇過程到底包含了哪些因素:我們每一次的選擇是不是都在圍繞自身利益在權衡比較?權衡的依據是不是來自於過去的經驗和觀念?理性的選擇是不是都是基於目標、理想、願望之類的內容?如果是這樣,那麼在選擇背後是不是又一次看到那個萬惡的“自我”了?

選擇過程中充斥着“應該如何”以及“我要如何”,它們化身爲理想、目標、經驗、教訓、觀點、標準、獎懲、恐懼......正是這些內容迫使頭腦忽略事實、扭曲事實,僭越事實,讓思想佔據了主導地位,進而支配行爲,這樣做遲早會與事實發生衝突,而衝突除了帶給內心痛苦之外,又不得不面臨下一次選擇,如此週而復始,使生命永遠在思想的驅使下像一隻迷失的羔羊在事實構建的銅牆鐵壁之中亂撞

內心所有的選擇如果都是基於自我利益、基於那些虛幻、過時、支離破碎的意識內容,那麼它就意味着內心已經被腐朽和敗壞的東西深深地控制,頭腦被虛幻和迷茫圍困,哪裏有半點自由可言呢?這一點和平常的認知剛好相反:當我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時,會感覺自己擁有了自由,甚至心甘情願地爲這個選擇承擔後果,付出代價。殊不知,那些所謂“自己”的意願恰恰是喪失自由的開始,是最大的束縛,更加可笑的是,那些意願原本虛幻,從未從屬過任何一個人

在內心世界中,選擇的背後隱藏着取捨和目標、實現期望的動機以及對獎懲的恐懼,這些無疑都是心靈自由的最大障礙,只有它們統統都不在的時候,自由纔可能出現,也就是“純粹的觀察”狀態。因此,纔有了這句“自由是純粹的觀察,沒有方向,沒有對回報與懲罰的恐懼,自由是沒有動機的。”另外,在本段最後,再一次強調了無選擇的重要性,它既是覺知的必要條件,也是在生活中遇見自由所必需的,即:“自由是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無選擇覺知中找到的

05 最初和最終的自由

克曾寫過一本書,書名就是《最初和最終的自由》,雖然通篇都沒有一個章節在寫關於“自由”這個話題,但其實每個主題似乎都在講自由的重要以及得到心靈的自由並不需要時間。也就是說,最終的自由從一開始就必須出現,否則就沒有最後的自由。因此文章中說,“自由不是在人的進化的結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

如果能夠看清自由不是選擇、不是反應,那麼就很容易理解這句話。如果自由不在一開始存在,就意味着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就是說在它最開始是存在目標的,具有方向和動機,這些只能把行動帶入更深的侷限,而這與自由完全相悖。如果把起點看作一個小圈圈,我們總是認爲自由在這個小圈圈之外很遙遠的某個位置,於是在出發前先明確一個方向並沿着它直線跑出去,跑累了或者迷茫了就回到起點重新尋找方向,週而復始。殊不知,自由就在那個小圈圈的中心,只是你從不肯回過頭瞥它一眼。

換個角度說,如果一開始沒有自由,認爲還需要一些過程和條件的話,那麼這個條件本身就已經否定了自由,約束了自由。自由不受限於任何條件,有條件就沒有自由。自由不是一個可以人爲主動地謀劃而能獲得的狀態,恰恰相反,正是這些預謀、計劃、方向、目標導致了自由的喪失。這一點有些匪夷所思,貌似無法實現,但絕非沒有可能,因爲讓我們受限的東西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意識內容,只要看清它整體的虛幻性及其運轉機制,束縛就會即刻消失,主動權完全由自己掌控。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探索自我,不是漸進積累的過程》,其中提到,看清自我,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不能通過學習、訓練、積累來達到。有沒有發現,這一點和獲得自由非常相似?其實何止相似,它們原本就是一件事,心理自由的狀態就是探索自我的終點,就是思想停滯、心理記憶不再發生作用、洞見真相。因此,獲得自由也和尋求真理一樣,無路可尋、無據可依,甚至沒有任何一點點可以參照的經驗。

那麼,最初的自由到底是什麼呢?簡單地說,當我們需要了解或者觀察一件事情時,把頭腦中所有的認識、成見、觀點、評判暫時放在一旁,讓那些已知、陳舊的東西不再活動、不再起作用,只是單純地看和了解,可以說,這時就有了最初的自由。克常說,當最後一環評判停止的時候,才能對觀察的事物有真正的瞭解。同樣,停止最後一環的評判也不能主動而爲,我們只能通過隨時對言行保持一種敏感,及時覺知頭腦中評判的出現,然後不讓評判繼續發生作用,這樣,那些觀念和看法也就隨之消失。

06 自由是一種消極的狀態嗎?

在這段話中,用了若干個否定詞來介紹自由的狀態,如自由不是選擇、不是反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沒有恐懼、沒用評判、沒有時間......這麼一大堆的否定詞不禁會讓人產生疑問,如果失去了這些內涵,自由是不是就變成了一種消極、別動、麻木或無慾無求的狀態呢?

每個人都對自由有着無限嚮往,如果自由就是悲觀厭世、消極無爲,那豈不是對整個人類的莫大諷刺嗎?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對自由做任何假想和猜測,真正的自由是頭腦所不能想象和揣摩的,在沒有真正體驗到自由之前,任何帶有結論性質的假設都是誤解,與真實的自由狀態沒有半點兒關係,都是頭腦爲了尋求安全感進行的詭辯。

那麼,無選擇、無目的或者沒有評判的狀態究竟是不是消極呢?當然不是。當內心對外在環境沒有任何基於心理記憶的反應或選擇時,意味着內心世界不再有衝突和矛盾,沒有能量的內耗,也沒有任何侷限。也就是說,我們會由內而外迸發出足夠的能量,爲行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更大的空間、激發出更大的熱情,只能讓行動變得更加積極和主動。

反觀日常生活中,內心充斥着的各種念頭,都在不停地告訴自己:“我必須如何如何”“我應該如何”“我想要怎樣”......它們不僅帶來衝突,還讓我們看不清事實真相,進而猶豫不決,踟躕不前,正是這些內耗纔會讓生活變得單調、麻木、被動,沒有任何新鮮與活力存在。

有人會問,沒有目標,哪來的動力呢?我們並不否認目標和希望所帶來的積極作用,但是,可曾想過,除了目標,就沒有其他產生動力的因素嗎?舉個例子,田徑運動員會穿與地面摩擦阻力很大的跑鞋,以增加地面對身體的反作用力,我們便會堅定地認爲,只有摩擦纔有助於快速跑動。殊不知,正是摩擦阻礙了運動效率,在冰面上,當地面和身體之間的摩擦係數足夠小時,稍微的一點外力,就遠遠比在普通地面上跑得快。當然,這個比喻同樣也只是猜測,但是,自由就是這麼神奇,它永遠都能超越頭腦的任何想象。

在自由這幅曼妙的畫卷中,生命會按照它自身的秩序運轉,與宇宙這個龐大的生命體構成和諧的整體,沒有一絲的阻力和障礙,也沒有絲毫的消極和被動,更沒有任何衝突和傷害,而且還會蘊含着巨大的能量和熱情,充滿着無限的“愛”和“智慧”

附:討論內容文字資料:

“克里希那穆提教導的核心,包含在他1929年表述的命題中:真理是無路之國。人不可能通過任何組織、任何信仰、任何教義,牧師或儀式、任何哲學知識或者心理技巧,來達到它。他需要通過關係的鏡子,通過理解他自己心靈的內容,通過觀察而不是理智的分析或者內省式的剖析,來找到它。

人爲自己建立了各種形象,以充當安全的圍牆——宗教的,政治的,個人的。它們以符號、思想、信仰的形式出現。這些形象的包袱,支配着人的思想,他的關係,以及他的日常生活。這些形象是我們問題的源泉,因爲它們把人與人分割開來。他對生活的感知被他頭腦中已經確立的概念所左右。他意識的內容就是他全部的存在。這個內容是整個人類共有的。個性只是名與形,以及他從傳統與環境中所獲得的表面的文化。人的獨特性不在於表面,而在於從意識的內容中完全解放出來,而這些內容是整個人類共有的。所以他不是一個個人。

自由不是反應,自由不是選擇。人自欺地認爲,因爲他有選擇,所以他是自由的。自由是純粹的觀察,沒有方向,沒有對回報與懲罰的恐懼。自由是沒有動機的,自由不是在人的進化的結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在觀察中你開始發現自由的缺乏。自由是我們對日常生活的無選擇覺知中找到的。

思想是時間。思想產生於經驗和知識,而經驗和知識是與時間和過去分不開的。時間是人類的心理敵人。我們的行動是基於知識,從而是基於時間的,所以人總是過去的奴隸。思想永遠是侷限的,所以我們生活在無休止的衝突與掙扎中。心理的進化是不存在的。

當人開始覺知到自己思想的運動時,他會看到思想者與思想、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經驗者與經驗之間的分裂。他會發現這個分裂是一個幻覺。只有此時,纔有純粹的觀察,它是沒有任何過去及時間陰影的洞見。這個超越時間的洞見,帶來一種深刻的、根本的心靈突變。

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在否定了所有那些思想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東西時,只有在此時,纔有愛,也就是慈悲與智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