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纪念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国人哀痛!世人悲恸!自从听到这个噩耗,内心一直在悲痛中难以自拔。

一遍遍刷着视频,只想多看看袁爷爷慈祥的脸,只想多听听袁爷爷孩子般的笑声。多好的老人啊!多像我们身边慈祥的爷爷!这么好的人怎么会离开呢?多想有人出来辟谣,说这只是一个误会。然而,事实无情地摆在全国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面前。那个一生致力于解决饥饿的老人真的走了,去天堂的稻田继续工作了。

收拾难过的心情,昨天晚上在电脑前制作出缅怀袁老的课件,图文视频三者兼有。我希望带着我的学生们一同送别袁老。我希望我的学生们都来追袁老这样的“巨星”。

周一的太阳很暖,甚至带着灼烈。今天上午十点,袁老的追悼会将在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我和学生们将利用网络来送袁老最后一程。

升旗仪式过后是我的语文课,悼念将在此开始。打开PPT,一幅蜡烛的图片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安静的教室开始不平静,好多学生交头接耳。“袁隆平”的名字出现在教室里。我很欣慰,一直引领学生关注新闻,睁眼看世界。学生们在家是有关注的。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由感动中国颁奖词开始,一点点带着学生了解袁老。图片文字结合,拉进学生与袁老的距离。视频的运用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袁老,一双双眼睛写满崇敬。

一路走来,学生心目中的袁爷爷更加高大,敬仰之情滔滔不息。那一刻感觉教室里有稻香的味道,可敬可亲的袁爷爷仿佛来到我们身边。

孩子们记录下袁老的名言,争取做一颗好种子,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时间逼近十点,我和学生要通过直播来送别袁老。

屏幕上人头攒动,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来送别袁老。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伤心与不舍。大家手拿鲜花祭奠袁老,表达最深切的哀思。人越来越多,花越来越多。那深情的花海呀,是我们对袁老浓烈的不舍与敬仰。

下课铃响了,可是班级里鸦雀无声。要是之前,早就声浪滔天了。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直播以此来表达对袁爷爷的爱与敬仰。

      袁爷爷,我想对您说:

孩子们沉浸在悲伤与感动交织的心灵场里。此时,引导他们说出心理话的时机已经到了。“此情此景,你想对袁爷爷说什么呢?”

孩子们拿出便利贴,工工整整地写出内心所想。当我一张张阅读时,内心震撼。平日里讨厌写作的孩子也能写出让我震撼的心声。原来情动才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

袁隆平爷爷,我想对您说:“您为我们国家已经够拼命的了,我们都感念于心。我们一定会节约粮食,不浪费,请您放心吧!虽然我不会成为您这样的大人物,但是我会学习您的精神,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史权义

“袁隆平爷爷,您一路走好!为了让中国人吃饱,您用尽一生研究杂交水稻。即便九十岁了依然在稻田劳动。我们感念您的恩情,我们会以光盘行动来寄托哀思。我们会好好学习,将来继承您的禾下乘凉梦。”——陈思远

······

怀念您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

“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可是浪费却出现了。袁老对浪费的现象深恶痛绝。节约的意识应该从孩子抓起。

孩子们把袁老的名言写在行动上。今天的午餐,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做到了光盘。之前的浪费荡然无存。

看到孩子们空空的托盘,我由衷地高兴。袁老在天上也会高兴的。


光盘不是一时兴起,应该成为常态。我会监督孩子们的行为,让光盘伴随孩子们一生。

斯人远去,音容宛在,袁老把两个梦留给了人间,激励后来者勇敢前行。终有一天,世界将不会有饥饿,人人都吃得饱吃得好。那时,天上那颗闪亮的8117星定会大放光芒,微笑着俯视人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