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心》

最近在讀的《心》是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一部作品。雖說夏目漱石是在日本被稱爲“國民大作家”的一位作者,但因爲之前對他確實不怎麼了解,因而曾一度以爲《心》的內容是對某一器官的具體解說。而他主要講述的是“心”的另一個意思,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先說一下夏目漱石,除了作家身份,他還是一名英文學者,精通漢詩、書法等,寫作風格也很豐富。他的技能放在當今社會那依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能人。除了《心》之外他還有許多優秀的作品,如創作初期的《我是貓》等,甚至後來還有用中文創作的大量詩文,《正成論》、《觀菊花人偶記》、《木屑錄》等漢文作品。

《心》也可以說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書中故事裏的人物關係簡單,故事情節還是有看點的,在故事發展節奏上給人感覺是緩慢的。整個故事給人感覺簡單又新穎,而它的靈魂所在不是裏面的人物,而是讀完後引發的思考。前期隨着故事的進度留下了一串串的疑問,最後在結尾,由一封信將一切謎團都揭開了,而故事也由這裏結尾。

“我”與“先生”相遇、結識。剛開始“我”以爲我們只是一面之緣的陌生人,最後卻成爲了“先生”向世間袒露精神世界窗口。

“先生”因爲曾遭受到親戚的傷害,而遭遇信任危機。在精神上造成了創傷,很難再放下戒備去相信誰,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哪怕在後來的生活上他遇到了與自己合拍的人,可是對方的行爲一旦讓他感到威脅,他就很容易做出極端決定。或許出於自我保護,或許是人性的利已心性在作祟。這時的他不懂得尋求方法,不懂得平衡各方關係,這時候的他哪怕是友情,愛情擺在他面前,他也只看到了自己。

結果是,看似目的達到了,事實上他也失去了,甚至讓自己在負面情緒裏越陷越深。在“我”看來各方面條件都已接近模範人生標準的“先生”,在他自己心裏卻已經步入了死衚衕,且沒有後路可退。“生生”的一生有幾個爲數不多的重要轉折點,都給他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痛苦。

從某種程度來說作者與“先生”又有點像彼此的影子。幼時的成長背景,本該富有、幸福的家庭,因爲變故離開父母,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在後來的成長階段更是與本該最親近的人不睦,甚至以鬥爭關係相處。兩人的內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傷害,且早早步入了生命盡頭。但作者還是比“先生”更堅強,對待生命也更爲積極,後來的他雖然長期被病痛折磨,也在不斷堅持創作。

“先生”也曾努力戰勝陰暗,最後卻陷入被害者與施暴者的矛盾中,無法自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