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将就

生活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怎么办呢?

在你惶恐无助的时候,盲目听从了周围人善意的建议,等你回过神来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这些建议,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问题就是还并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在这个阶段的需求是什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一个人如果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高级需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那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就”。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也就在认识自己的路上有了重大突破。

怎样能够做到呢?那就需要不断地内观自己。

认识自己不容易,改变自己更难,只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也就足够了。

不想过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其实觉得委屈了自己,那就是自己内心的基本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人是一种不断需要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据。这就是人性使然。

“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生而为人,谁又能逃脱的掉周身人性的伤害和折磨呢?

仔细琢磨才渐渐模糊认识到人性和人格的哲理。认识到了,明白了,人生路上的很多事情也就能够释然了。

作家苏苓曾说过:“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谁都不想再取悦了,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

相处舒服,浓淡相宜,是朋友间的幸事。有相知相惜、相互扶持、携手同行的家人,更是自己的福气。

作家三毛曾说过:“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

不将就,还是自己的性格。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和频率相同相处,无需过多言语,能知你心酸,才能觉得万般自在。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学会了降低期望,生活中反而处处是惊喜。”放弃对他人的高要求,别人轻松,自己也舒服。毕竟,轻松自在,也是自己的高需求。

周国平曾说过:“嫉妒是人性,不因嫉妒而失态乃至报复则是修养,我们无法压抑人性,但可以做到有修养。”其实那些过的洒脱、舒服自在的人,不过就是因为做人守住了良心,做事守住了初心。

如果觉得生活的方向不能确定是不是错了。如果出现让自己很是焦虑、甚至抑郁的事情,先停下来,也是没错的。

然后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会充分认识自己,找到生活智慧的入口,融入当下生活。

如果有梦想,那应该是快乐的。不能让自己快乐的希望,那也就不叫梦想了。

如果不能逃离,那就融入,学会欣然接受,不计较,才是正途。

当乐则乐,也许就是最智慧的选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