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那只高跟鞋

      这个城市他来过几次,但从未到过这条街道,狭窄的人行道被粗大的铃目树占着道。沿街旧而低矮的建筑,依然有着生活的烟火,间隔一些高大的旧墙门,透过门缝看到的是比门面更荒凉的景象,令人瞬间有了时光倒流的感受,在一旁的她说也是第一次这样仔细地看这街景,平时也难得走到这里或未加注意。

      眼睛被一坐青砖老建筑所接引,大门及台阶不是惯常正对着街道而是侧转着,拾级而上就有了在此坐一会的需要,倒不是因为累,而是坐在上面有了俯视的感觉,看着路边那些日常生活的人家,眼睛被过往的情景牵动着。

      这样的街景结束时是一座与路一样平坦的桥,她站在桥栏边看着一棵树,是从石驳岸上斜探出来的野树,整体还是光秃秃的,仔细看有了新芽。关注这棵树是因为树上有一只高跟鞋。商标和鞋跟没有丝毫的磨损,光洁度像是刚落上去的。现在穿在它里面的不是女子白皙的脚踝,而是被一根树枝叉着,显得有些孤零,又有些像女子架着二郎腿用脚尖挑着鞋一副无聊的样子。

      它距离桥栏杆有两米开外,基本与人的视线持平。应该是落上去的,不可能是故意放上去的,因为是够不着的。

      俯身看桥下,无法探测水的深浅,不知另一只所在。

       “这鞋子怎么会在那里的呢?”应该是两人相同的疑问?

       “应该是男女发生争执了,女的脱下一只扔向男的,擦耳就落在了树上。”她假设说。这是一种最具可能性的情景编排,当然是经不住往细里分析的。

      想啊,一个女的即使在怒不可遏的情况下,也不至于会脱下鞋子扔向对方的,无法想象穿高跟鞋的女子裸着双脚在大街上是什么样子!

      他觉得可以往美好的方面去想像:女士因为生气把鞋扔在了树上,男士见状脱下了自己的鞋也挂在了那树上,这一举动打动了她的芳心,俩人婚后有了孩子后,就把孩子的鞋子也挂到了那树上。这树就成了他们爱的象征。

      问题是,现在这树上仅有一只,高跟鞋像弯曲的问号一样得不到答案。       

      由于这只鞋的特别,她说:“我们可以做一次‘脑洞君’,看各自能举例说出多少个可能或假设,哪个更接近现实可能。”

      这桥也就十多米长,如果两边有高楼的话,往下扔东西是可以落到河岸两边的。只是桥两边没有高楼,没有产生抛物线或自由落体掉到树上的条件,因而从高空抛下或从楼上扔下的可能性为零。这里还未考虑到——即使有高楼又有谁会把新的鞋子从窗口扔出呢?

      身旁有公交车驶过,这就有了另一种可能:公交车内,或许是为了争夺位置或因为其他原因发生争斗了,“她”就用皮鞋甩向对方,对方避开了,而鞋却像鸟一样飞出窗口落到了树上。这一假设,从高低角度上分析不成问题,问题是因争斗在公交车上扔鞋子的可能性与在路面上扔同样不具有现实可能性的。

      那公交车拐弯消失了,收回的眼光为一走近的丽人所吸引,因是一袭长裙而显得飘然而至,除去那只坤包外,手上是两只白色纸拎袋,看上去分量很轻,近看是HERMES几个英文字母,丽人应该是从万达商场过来的。这就为那树枝上的高跟鞋找到了另一个出处。

      会不会是主人逛商场看到了一双喜欢的鞋子,虽说一个成熟的消费者不买无计划东西,但遇到的是自己心仪已久的商品。经不住营业员的一再夸赞,说“她”今天的衣着就是配这双鞋而来的,而鞋主人恰是“活在当下”的践行者,买回的水果是挑选好的吃起的。当她用新包装兜了换下的鞋子路过这桥时就有了“迎新弃旧”的举动。扔的时候她还用眼看了一下周边,边扔边说:“对不住啊,不是你不好,而是不适合我了,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再见、再见”。

      但这也有问题呀,虽说没有谁会光着脚去商场买鞋子,无论特地还是偶然买下新鞋,确有人会喜新厌旧,直接穿了新的不再脱下,但如果有心丢掉前面的,一般是会就近扔进废纸箩里或交给营业员的,当然也有的会带回家中把它降一个档次再穿。

      两人正你一句他一句地说着,有捡垃圾的过来了,顺眼也看到了树上的高跟鞋,用手中的铁钩够了一下就放弃了。

      为了配合季节穿着,因为款式和促销价,她曾在奥特来斯买了双鞋,仅就在当时试穿后再也没有穿过,随着时间竟没有了买时的感觉。鞋子不是“通用产品”,属于个体差异的“专用商品”,即使想送人都难。最后只有投入小区“绿皮箱”,但不像衣服类那样放进去时有种接济人的安心。于是就趁人不注意,打开鞋盒,正正规规地放在旁边,像是摆地摊展示一样,任人自取。

      这就有可能是捡拾垃圾的从绿皮箱边或垃圾箱旁拿到了树上那双鞋,这可是双新鞋,可惜是一双女款高跟鞋,无论年龄或性别都是与之不相称的,这样想着,就有了分文不值的意识!走到桥边时,把鞋子丢了出去,留下包装盒塞到了垃圾袋中卖钱。

      这时的说话声被头顶上的轰鸣声给盖住了,她说这是距离这城市十多公里外的机场有航班在起降。他曾经对飞机上的卫生间脏物去向怀疑过,只是从没与他人探讨过,是因为这种问题不值得一提。如果飞机卫生间的落水是直接排放的,哪汽车挡风玻璃上的点点滴滴是否就是就是来自空中?而这树上的鞋会不会也同样来自飞机,这想法一出来就被否定掉!——飞机上不需要一双鞋了,开了窗门就扔下——是不可能的事!不要说飞行中的飞机不能打开门窗,哪怕是停在那里也是不能随便开启窗门的,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

      说到“犯罪”,这皮鞋会不会是有人作案后为了销毁罪证而丢弃?但河面那样宽,如何就落到了树枝上起着展示作用呢?再一,有谁会穿了高跟鞋去作案呢?

       “还有一种可能,鞋是被大风刮到那里的。”但这样的假定与“空穴来风”一样不着边际。

      现在俩人很想知道这皮鞋是如何在树上的原因了,哪怕落在树上的真实原因简单到不值一提,那也就一笑了之。

      原路返回时,那鞋有了新的观众,路过的人自觉不自觉地会住脚看一眼,这有些像心理学家安排人在擡头仰望天空测试一样,今天这树上的高跟鞋会不会是研究资本市场的在进行“羊群效应”或“从众心理”金融学的测试?

      晚间,他在刷手机时,翻看了一下当天拍摄的图片,放大后的图像就有了新的发现,分明是有一只蝴蝶歇在鞋面上的,也就是说这鞋是有翅膀的,只是这只蝴蝶已经幻化成蝴蝶结了,成了鞋子的装饰和点缀。

      他不由得想起了曾经的歌词: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只是这蝴蝶结究竟锁的是怎样一个梦?那另外一只蝴蝶为何没有“永相随”哩?


      作者:毛正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