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篇4:育儿次序

中华文化宝藏《宗运生命学》之“幼教篇”第4篇

所谓智慧,首先要懂得事物变化的先后次序。比如,儒家讲进退存亡、中正守时,佛家讲缘起性空、明心见性,道家讲无中生有、持后之道等。人生偏差,也主要体现在源宿、因果、本末、内外、舍得等先后次序的颠倒上。

比如,生命是源,成长是宿;智慧是因,成就是果;健康是本,成绩是末;生命是内、万物是外;付出是先,收入是后等等。幼儿教育亦如此,常常关注生命较少、要求成长较多,培育智慧较少、培养技能较多,健康养生较少、考试训练较多,养命延命较少、争取外物较多,主动付出较少、要求收益较多等等。

总之,我们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工具、实现愿望的工具、争取富贵的工具,却忽略了所谓“工具”的主人——生命本身,忽略了生命本身的内在需求。“一边损害生命、一边利用生命”,既无道又缺德,既可怜又可悲,让孩子陷入了无奈、无趣、迷失、焦躁的境况之中。

所以,目前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调序”:先从幼儿教育开始,明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显然,损害身心,损耗能量,透支未来,忽视精神的事儿,永远都不能做,这是生命的底线和红线,也是人生的底线和红线,更是教育的底线和红线。幼儿教育的合理次序,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步:“理身育心”保健康

国家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以生命为中心。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健康划归家长负责,尽管保障健康是家长的主体责任。因为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孩子终身的生命成长。所以,我们务必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优先保障,并要求家长努力做到。

首先,要关爱生命,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比如:

1、每次见到孩子,先心灵抚慰,心情引导,肢体亲密,温暖交流,鼓励改善。

2、上课之前,先做一个好玩的游戏,让孩子开心起来,然后汇报各自的作息、饮食、运动、玩乐情况,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养生习惯。发现精神状态不太好的孩子,要个别辅导。

其次,要关注健康,保障孩子经络疏通。比如:

3、每天带孩子到户外观赏自然风景或自由活动一次,让孩子身心放松。

4、每天设置一节经络疏通课,具体形式比如舞蹈动作、玩具游戏、情境表演等。

再次,要将生命教育贯穿于所有的教学过程之中。比如:

5、上课下课时,师生相互行躬身礼,疏通相关经络。

6、随时指导孩子保持正确坐姿,保障孩子经脉畅通,减少能耗。

第二步:“顺应天性”创欢乐

三至六岁的孩子,关键是“乐养”,即把欢乐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天性,包括潜能发挥,把知识技能学习放在其次,否则就是拔苗助长。还要避免人的“物性”(地性)的贪和惰,利用人性的群和彰,发挥天性的乐和创。

首先,要家校社会形成共识。比如:

7、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敬畏生命,关注孩子的心情,支持孩子创欢,把创欢作为幼儿教育的首要目标。

8、每月举办创欢比赛,邀请家长参加。

其次,要减少辅导班和课业负担。比如:

9、在幼儿时期,参加任何辅导班都要听从孩子的意愿,听凭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孩子喜欢为首要准则。

10、在幼儿教育时期,除了生活习惯和品德养成作业之外,不给孩子布置任何作业。

再次,要贯穿于所有的教学过程之中。比如:

11、家长和老师创造条件,主动创欢,成为示范,激发孩子的乐趣。

12、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孩子喜欢的学习内容,采取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以游戏表演为主要形式。

第三步:“遵循规律”抓学习

学习,要符合儿童身心成长规律,而不是符合家长或老师的愿望。儿童身心成长规律,包括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怎么教、何时学、何时玩等方面。

首先,要知道为何学、学什么?比如:

13、幼儿首先要启蒙,智慧、礼仪、群体启蒙,识人、识字、识物启蒙,听诵童蒙养正经典,认知游戏等。

14、学习听、说、读、写、记、画、唱、演等学习方法和习惯,以方法和习惯为目的,内容和结果次之。

其次,要知道怎么学、怎么教?比如:

15、幼儿教育要教为先,对教的要求更高,注重身教垂范,学在其次,模仿即可。所以,幼儿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好学善教、大爱童趣的人,慎表扬、批评、管教,多鼓励、支持、同理心。

16、幼儿学习,要以游戏、活动、互动、体验和玩为主,重过程,轻结果。

再次,要知道何时学、何时玩?比如:

17、限制孩子的学习时间,保障孩子休息和玩的时间。精神状态不好不学,心情不好不学,身体不舒服不学,先解决身心灵问题。

18、出现不良习性、不良人格时,比如懒惰、依赖、利用、故意伤害、过于自私等,要更重视并优先解决习性和人格问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