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小姐与落魄秀才


中国古代,多出才子佳人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从社会底层,到庙堂高层,有广泛而扎实的认可度。故而出现在各种传说、故事、戏剧、生活里。

我觉得究其原因有二:


一,这纯粹是一个很现实的婚姻经济问题。

某段时期,众人口中,秀才这个词是带有贬义的,至少是被众人不屑与瞧不起的。连带着形容词,是“酸秀才”,“穷秀才”。是迂腐、潦倒的象征。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其实,这基本上也是被这种类似的文学作品,以讹传讹般的误解。

拥有秀才这个身份,在历史上,并不穷困潦倒,至少也绝不是社会的底层。

以清朝为例。

小孩子读书以后,就要去参加考试。

先考童生。这个童生一年一考,童生考取的年龄平均在十六七岁,据说历史上也有五六十岁了,还没考上童生的。

成为了童生,才可以去考秀才。

秀才也是一年一考,成为秀才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也有太多的童生,一辈子都考不上秀才的。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就是童生,不是秀才。

成了为秀才,才可以去考举人。举人三年一考。考中举人,算是踏入仕途,成为进入官僚的门槛了。有各种利益的特权,也可以有做官的资格了。


成为秀才没有做官的资格。但是已经有了一些特权。从此与普通百姓区分开了,脱离了“布衣”这个阶层。

秀才,其实是古代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最底层。

一个最基本的特权,就是秀才受审,不可动刑,须得先上报省学政,革除秀才这个功名,才可以。所以,古代说考功名,“秀才”就是最基础的功名。

整个清朝260多年,大概累积了两百多万童生,四十六万秀才。差不多每年产生一万童生,两千个秀才。

清朝全国人口也有几个亿。参照现在人口,我们放大五倍。即,相当于现在全国每年产生五万名童生,一万名秀才。现在每年清华北大招生大概在8000人。

所以,在清代,能考进秀才的,都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考进童生的,也是中国顶尖C9联盟(北大、清华、复旦、上交、浙大、南京、中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的学生。

成为了秀才之后,去考举人。打个比方,类同于今天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参加国考,考国家级公务员。

所以说,故事里的富家千金爱上赶考秀才,是头脑发昏,年轻时不懂爱情吗?

我倒觉得更像是世故老到的生意人家小姐,慧眼识珠,识得潜力股,该出手时就出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更何况人家还是年轻的的秀才。

《儒林外史》里的范进,是五十四岁中的举人。也即是说,他五十四岁以前,是秀才身份。

那些千金小姐看中的 年轻秀才,都是青年才俊啊。一生机会多多。

没有哪个故事写年轻的富家小姐看上范进这样的中年油腻的秀才的吧?

人家富家小姐精着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秀才一辈子都考不上举人。一辈子是个秀才。那最起码人家秀才也是现在的事业编制的教师。还是个私立学校高新聘请的高级教师。

就算不当先生,私塾教书,还有其它类似官府师爷,政府官员的私人秘书等职业可寻。

你看电影《刘三姐》里最经典的对歌部分,莫怀仁老爷和刘三姐对歌。请了三个秀才帮腔对歌。

这是要给秀才红包劳务费的,还要好酒好菜招待的。这样的秀才,上层关系人脉结交广泛,应酬多多。

是很忙的。

你以为古代普通人家请得起秀才给孩子们教书吗?

秀才是稀缺资源,请秀才私塾教书,那是十里八乡、顶尖财主、官僚家才请得起。

普通百姓,连请个童生当私塾老师的都很难。大部分都是读了一辈子书,连个童生都考不取的读书人、书生而已。

放到现在,就相当于上个世纪,普遍的代课老师而已。不少高中毕业的,考不上大学的,去学校当代课老师。

所以,富家小姐爱上赶考的年轻秀才,绝对是属于政商联姻。

有眼光。


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天性使然。


文人相轻,是历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人一种评价。从这句评价,我们也能明白中国知识分子的人这个群体,某些性格上的特点。


中国知识分子,大都有怀才待遇的情结。

这也是为何三顾茅庐的故事被广为流传及推崇的缘故。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觉得自己是诸葛孔明,就等着刘玄德这样的伯乐来赏识。

而且,一次还不够,还得几次三番,啊哦、啊哦地请求,然后再装作非常不情愿的样子,勉为其难地出山了。

其实已经盼星星盼月亮,等到花儿也谢了;没米下锅、菜里没有一滴油了。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怀才不遇。

尤其咨询发达的现代社会,真要有才,那是一支红杏出墙来,小荷才露尖尖角。怎么挡也挡不住的万丈光芒。

同样是上面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即便是在遥远的三国时代,远处荒僻的诸葛先生也能名声在外;难道通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有才华的人,居然会深埋尘埃无人晓?

所以,怀才不遇,根本是个伪命题。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尴尬落魄的一种掩饰与籍口。

所有的怀才不遇,我看不过是怀柴不遇。怀的是柴禾,不是才能。


还有一种观点,文人是需要供养的。

这句话,我倒觉得也无甚大碍。总体上认可这种观点。

文人的确需要被供养。

因为在他们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之下,不受嗟来之食。创造生活的物质基础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方面是很低下的。

供养下的文人,大概能捣鼓出不少风花雪月,怡情雅趣的东西来,能够被底层百姓所仰视。觉得那是上等社会的人才该有的样子与情趣。那是浑浊尘世中的一股清流。

所以他们的情趣与东西,需要被人追随膜拜。于是,附庸风雅这种现象出现了。

没文化的地主老财、商贾巨富,出点润笔费,请那些文人写个字画幅画,挂起来,一个收获了名利、一个收获了虚荣。

这是最最完美的,财富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双方都得到了各自的的需求与实惠。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像那句广告词:他好,我也好。

你好,我好,大家好。

皆大欢喜。

一个被大众供养的群体,而且被供养得心安理得,理所当然的群体。要有骨气,是万万不能的。

类似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个群体大都也不能成大事。

所以历史上,知识分子造反,成功的不多。连所谓的起义也很少,大都沦为历史中的“党争”。

多数也就动动嘴皮子,写写劝谏书这种事件,下场大都是被当权者诛杀。


知识分子做事情,有一个普遍性特点:

就是顺畅时才风华绝代,像一条昂首的眼镜蛇,甚至能超水平发挥;逆境中则怯懦颓废,像一条绵软的鼻涕虫,大失水准。

反败为胜,逆境中求生存,基本上不是知识分子群体能做出来的举动。

所以,文人可以治国、兴国;却难以安国、定国。

更不用说开疆拓土了。难。

整个大宋王朝,就是最好的证明与实例。

所以某个时期,某些革命者要打倒知识分子,打倒“臭老九”。

也所以,古代文人,很喜欢臆淫一些富家小姐救助落魄秀才,最后秀才登科,财色双收的故事。生活工作、婚姻仕途一切顺利完美。

长此,才子佳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他们总想着在困难的时候,幸福就像毛毛雨,密密麻麻地从天而降。

不是富家千金,就是田螺姑娘。总会有一个满意的臆想中人出来解救。

就是从来没有自己解决困难、自力更生的念头。

这种思维,一直到现在依旧有。你去看看,不少网络小说,当红网剧。

女版的是丑小鸭遇上霸道总裁;男版就是穷屌丝遇上冷艳御姐。

明明什么都不是,偏偏对方死去活来滴对上了眼。就是王八看绿豆,也没有这种故事里描述得那么神奇。

这不是自嗨的意淫,还是什么?

2021/05/27 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