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5: 穿越历史典籍 回望如画今朝

        今天开启“公交模式”,决定到本市文化公园、百花坛溜达一圈。按公交线路搭车,却走错了一段路。不过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

        折转往琴台路去,见到柿子巷一处古迹正在修缮中,打听得知是抗日川军上将王缵绪的宅子。这座西洋风格的楼宇,据说建于1931年。

        王缵绪曾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川军将领,力拒日军于四川之外,确保了大后方安定和安全。(有兴趣的友友可参见:老成都留下的一座将军楼

        感叹一番,继续前行。


        不远处就是古琴台了。

        “琴台故径”对于成都人来说,那是太熟悉了,因而我们不做停留,穿街而过。

        我们要去文化公园,里面正值荷花盛开。是的,荷塘边有不少摄影人呢。不过呢,感觉咋刚到六月,公园的荷花已然快过花季。

        以前这个水塘可以划船,还曾经有一对大雁相亲相爱。多年不来,这里建起“荷塘月色”景观。


        一株高大的黄葛树,其疤痕处是否就是我童年时留下来的“弹弓”?我很怀念跟着爷爷奶奶看灯展(文化公园的春节灯会很有名气)的岁月……


        公园的园林做得相当艺术,处处充满生机。


        路过池塘边的茶园,又勾起我们绵绵回忆。曾几何时,我们常常在这里喝茶,中午吃一顿盒饭。

        我们看书、交谈、计划人生,看着年轻父母们带着孩子划船,也目不转睛地看那对大雁怡然自得地嬉戏。

        这就是当年那只大雁——

      (另见公园里戏水:大雁?鹅?


        公园里,有好几处配合着古典音乐的健身者,在学习和交流着太极八卦一类的健身拳。我们喜欢这样,古典、柔和而有意境,不似那些喧闹的广场舞,让人心烦。


        离开文化公园,一条装饰精美的路向两边延伸,华丽的建筑与苍劲的黄葛树相互映衬,琴台故径,不同凡响。

        韵味十足的街区,令人心怡。紫色的牵牛花与女贞树,牵动着我们的视觉与嗅觉。


        让我们意外地是,在琴台路的尽头,有了一处令人敬仰的景观——古琴台!以至于我们瞬间遁入那段千古传奇: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邛崃市内里仁街,有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设“临邛酒肆”时的遗物。西汉司马相如与邛崃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相爱,文君夜奔相如,结为夫妇,婚后设酒店于临邛市上。“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后世传为佳话。

        据明天启年间修的《成都府志》中有记载:“琴台,府城西南五里,汉司马相如宅……嘉庆中学宪陈鎏,建坊于五里铺路旁,题曰琴台。径沿小径,半里许始达琴台遗址,树松柏。”

        《成都街巷志》又解释,从晋人《益州记》“市桥西二百步,得相如旧宅”和“海安寺南有琴台故墟”的记载,大致将司马相如当年在故居(古人笔下的琴台也可能就是指的故居)划定在了今天的西较场到文化公园这一地区。因为汉代市桥的位置相当于明清的金花桥,在今天的西较场东北的同仁路口附近,这一点大致可以肯定。而海安寺相传是在青羊宫范围内,今天的琴台路的位置正是在当年市桥的西边,又与青羊宫相邻,所以琴台路的命名应当是有一定根据的。不过,现在成都市区这条闻名遐迩的琴台路并非当年的原址,而是上世纪80年代末,大规模扩建而规划的一条仿古街道,正式命名为“琴台路”。

        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作《琴台》诗有“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句,就是凭吊遗迹之作。

      (出自成都琴台路:相如抚琴文君听


        从“古琴台”过马路并过河,就是百花坛公园,这里有唐代古银杏、名贵盆景园和巴金“慧园”,园林风光精致典雅,不失为远思岁月、近品人文、享受艺术、休闲修身的好去处。


        如今,百花坛公园改造为开放式的城市休闲公园了,漫步其间,不必考从入园门而回返出园之苦,随意休闲,自有道路在旁。本考虑打的,一查导航地图,竟有直达住家的公交呢。

        一路欣赏都市景观,又是一番游览享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