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許仙白娘子

端午節,要喫糉子,那是和歷史人物屈原有關。

這是一個具有官方色彩的愛國政治解說。每年的官方新聞報道也都這麼說。

但是在江南地區的端午,民間百姓,糉子一樣的喫,但人物只知道許仙白娘子。


江南的端午節,要喫五黃:黃鱔、小黃魚、鹹鴨蛋、枇杷、雄黃酒(加了雄黃的紹興黃酒,現在則沒有這個講究,就是單純的黃酒。雄黃有驅蛇蟲的功效。)

端午,正是江南黃梅時節,天氣潮溼悶熱,萬物生長的旺盛時期,也是蛇蟲百腳出沒,蚊子蒼蠅肆虐的時候。

大人們喫雄黃酒,嬰幼兒要穿老虎圖案的黃色衣衫,都是爲了僻邪驅惡。


江南這樣的端午節,與其說是對氣候節氣變化的一種適應,不如說是民間百姓對於愛情婚姻家庭價值觀的一種灌輸與傳承。

記憶裏,對這個節日參與度更高的是婦女。奶奶伯母、嫂嫂嬸嬸這一輩,七嘴八舌地講述着許仙白娘子故事,擺弄着節氣性的食物。嘻嘻哈哈中,完成了傳說故事的延續,對下一代的文化傳承。

好像這天所有的活動,倒不是過節驅邪。每一個人言語中無不都是對許仙白娘子的喜愛,對法海和尚代表的“正道”的厭惡。

這是民間百姓價值觀的樸素與可愛之處。


她們只是惋惜許仙的老實,一次次聽信法海的欺騙與引誘;但也僅僅於此,並沒有過多進一步的責怪。

她們只是怪怨法海的多管閒事,但也只能僅僅是怪怨。這也是中國民間百姓的順從與善良。

她們也惋惜白娘子的遭遇,卻不替她有後悔與不值得。覺得這樣的相遇相愛,結合生孩子,都是美好的,應該的。


中國傳統美好愛情觀,是必須與結婚生娃聯繫在一起的。或者說中國傳統沒有戀愛只有婚姻,戀愛都是在婚姻裏面,戀愛與婚姻是同步的。

那許許多多詩詞裏描寫的閨房樂趣,丈夫爲妻子描眉、插花,其實都戀愛趣事。

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也是中國百姓對於男性女性的的社會標準與普世價值觀。

老實不是你的罪,我受委屈不後悔。喜歡的就是你這種老實,甘願付出就是我的愛。

這是中國普通百姓的可愛與可恨。


1992版,趙雅芝演白娘子的電視劇大家都熟悉。劇中許仙白娘子互相稱呼“官人”、“娘子”。

不熟悉的北方地區觀衆,可能覺得有點搞笑幽默。但在南方,或者說我這裏,卻是覺得很親切的熟悉。


“官人”,“娘子”,在我家鄉下,上個世界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幾乎是對夫妻雙方唯一的稱呼。新世紀之後,才慢慢淡出,換成了“老公、老婆”,那也是年輕一輩人口中。老一輩人依然沒有改口。

即便現在,偶爾我回鄉下,也有老一輩的奶奶伯母輩遇見我,說:“海,捺好討個娘子了…”


“官人”、“娘子”的稱呼,曾經一個外地朋友說,聽起來好曖昧好色情啊。

我知道,那人肯定是《金瓶梅》看多了,因爲有個西門大官人。

其實,古代,“娘子”是對所有年輕女子的統稱,還不一定是丈夫對妻子的稱謂。

我倒是很喜歡“官人”、“娘子”這種稱呼。當然這與我小時候的記憶有關。

即便有人說帶色的成分,我倒覺得那也是男女夫妻的恩愛與閨房的旖旎。


在我的幻想裏,那應該是如此這般:

官人抓住娘子的兩隻柔荑,將娘子輕輕拉到懷裏;娘子偎依在官人胸前,一張臉埋在官人脖頸裏;官人的脣湊在娘子耳邊,呼吸潮溼急促,娘子的臉頰貼着官人下巴,耳鬢廝磨。

娘子:官人,我還要……

官人:娘子,我好喜歡……


2021/06/13 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