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琴韵,香约端午

粽叶飘香是浓情端午特有的味道,香包艾草是祈福健康古老的象征,赛龙舟是对中华民族的一脉传承,忆屈原是对民族英雄的深刻缅怀。

6月14日,端午节,上午十点半,由淮北市文化馆以及淮北市图书馆联合主办,淮北国风社承办的“诗情琴韵,香约端午”主题活动,在市图书馆四楼多功能教室圆满落下帷幕。

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手拿自己和父母共同制作完成的端午节香牌,乐不可支喜不自禁。以今天这种方式过端午节,在他们小小的年纪里,应该是人生第一次吧。

上午9点,在明快的音乐声中活动拉开帷幕。作为活动主持人,淮北国风社社长画虹老师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她从苏东坡那首著名的五言诗“屈原塔”开始讲起: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

画虹老师讲解完之后抛出问题,“这首古诗里提到了两种民间纪念屈原的方式,你们知道是哪两种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吃粽子,划龙舟,

投粽子,赛龙舟。

包粽子,赛龙舟。

……

如此积极地抢答,说明孩子们认真听了。在古诗和古诗的讲解中孩子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习俗,以诗情浸然孩子的心灵,相信孩子们一定印象深刻。

接下来画老师对端午节的习俗做了总结: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悬菖蒲,佩戴香包,喝雄黄酒,挂钟馗像,挂荷包,拴五色丝线,点朱砂等等。为了让孩子们印象更深刻,吉祥如意老师又带领大家一起做端午节习俗手语舞: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大鼓,一二三四五,你包粽子我跳舞……

孩子们兴奋的小脸像花儿一样盛开了。

接下来,画虹老师鼓励小朋友上台来讲屈原的故事,真有一位勇敢的小男生上前来为大家讲述了他心目中屈原的故事,讲得真挚感人,主持人又做了详细的补充,小朋友们在故事中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也在心中树立起了屈原的爱国英雄形象。其实,我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就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给小朋友们讲屈原的故事,也是让这种爱国精神得以传承。相信孩子小小的心灵一定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听完故事,国风社的老师们身穿美丽汉服为孩子们点朱砂系五彩丝线,又讲解了在端午节点朱砂系五彩绳驱虫辟邪祈福安康的意义,而在接下来的环节,小朋友们领略了古琴茶艺诵读之美,相信古琴的深邃之音和茶艺的优雅和静以及自由的心老师娓娓动听的茶艺讲解一定深深启迪了孩子们的审美之心。审美力也是需要培养的。



最后的环节也是孩子们最盼望的环节,他们终于有机会向淮北市非遗传承人杨海玲老师学习制作香牌了。杨老师教得认真,孩子和家长学得仔细,大家一起细细品味传统手工艺带给人们心灵的滋养和静美,不多一会儿,一个个玲珑小巧香飘四溢的小小香牌便做成了,大家拼在一起,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做工最精巧,谁做的最有型最美丽。

半天的时间,品诗情,赏琴韵,听故事,讲习俗,做香牌,大家陪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跟祖先的深深链接,完成了一种民族情感的延续,我们的节日——端午,孩子们是在一种濡染、感怀、传承和体验中度过的,相信这份濡染和体验对孩子们来说是有意义的。

祝大家端午安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