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在北京卫视表演书法,这回我知道啥是视觉艺术了

文丨王呈祥

我一直想搞清楚书法是不是视觉艺术,如今搞清楚了,但却感到惊愕。

“请你用那如椽巨笔书写二字:至情。”主持人王刚说。

地上铺着一张尺寸超大的宣纸,一男子站在上面手握巨型毛笔于墨桶之中上提下墩,身旁有一位似主持人的女子,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

没错,男子就是那个以“吼书”纵横江湖的曾翔,这一幕是他为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表演书法。

表演开始:曾先生提起巨笔,先是写下一横,然后顺势连笔下行,直到“呀!”了一声,首字完成。

转手蘸墨,再次提笔,“啪”直接将笔重重地砸在纸上,墨花四溅。往后每写一笔都会发出“呀”,而且越往后声音越大;“呀!呀!呀!”直到末笔,伴随着杀猪般的一声惨叫“呀!”,二字毕。

我只想对曾先生说一句“辛苦了”,这一刻他汗如雨下。

吼书表演是视觉艺术。

从创作工具来看,用装水的桶盛墨汁,用类似拖布的笔书写;

从创作过程来看,书写者双手握笔站在纸上,手、胳膊用力挥动毛笔,双腿协调配合,边写(涂)边叫;

从创作成果(作品)来看,除了“至情”二字以外,满纸狼藉全是墨点,超大尺寸非无人机拍摄不能见全貌。

视觉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技术手法,创作可供人观看欣赏的艺术作品,广义上说,雕塑、绘画、摄影等艺术门类都属于它的范畴,创作方式多样,造型手法亦多样。

无疑,吼书是符合这些标准的,另外创作过程还涉及到了行为艺术和听觉艺术。

艺术作品分二维和三维。

书画作品属二维,那种看似三维的抽象画也达不到三维,它不像雕塑和建筑那么立体。人是三维生物,行为亦是三维。

吼书表演有二维也有三维——创作过程是三维,创作成果是二维,或者说由三维产生的二维。

创作成果已经超出传统书法的范畴。

小巧精致而有书卷气是传统书法的标志,吼书恰好相反,大到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且极粗矿笨拙,或可谓之发泄的产物。

传统书法像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此作像是一个性情暴躁的怪兽,惊愕由此而来。

工具一反常态,让人吃惊,“这也行?”过程则由惊转愕,甚至心生恐惧,“这也太吓人了!”成果是书法,抑或不是书法,说不好。

丰子恺说:“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这场表演,无论过程还是成果,书法技巧的成分都不多,至于心灵我不知道,我不是曾先生。

我唯一想说明的是,曾先生的表演给我带来了视觉冲击,并由此内心产生了惊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