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圍魏救趙計謀的原創者,被稱爲晉國戰神,成就了晉國霸主之位

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有位著名的人物,他以慧眼識人爲人所熟知,這個人叫趙衰,他曾經這樣評價過一位軍事家、政治家先軫,說其有謀有略。而先軫此人也確實不負評價,在他的謀劃下,晉國打敗了當時的強國秦國、楚國,一舉成爲春秋霸國,開創了晉國長達兩百年之久的文、襄霸業。

一、事業的開始是流浪

先軫的幼年時期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載,但至少確認一點的是他家也應該是士族之家,否則他是沒有機會認識公子重耳的,重耳是晉獻公的小兒子,晉獻公也是一位有着雄才偉略的君主,他上位後,帶領士兵南征北戰,吞沒了晉國附近大大小小的諸多小國,將晉國發展的日益強盛。作爲霸主,除了征戰四方以外,在繁殖後代上也是不落於後人,他生了很多小孩,公子重耳就是其中一個,並且是不受寵愛的那一個,上有哥哥太子申生,下有弟弟奚齊,重耳以爲自己本可以做一個公子哥,喫喝玩樂過一生,但沒料到禍從天降,突然一天,他的老爹晉獻公要殺他。因爲晉獻公被自己的寵妃驪妃迷惑,要讓小兒子奚齊繼位爲王,眼看父親的戰刀要砍向自己的脖子上了,重耳只得逃離晉國,這就是史記中著名的“驪姬之亂”。

重耳逃離晉國,在外流浪,作爲大國公子,他在富貴時結交了不少的好朋友,這其中就有先軫,還有趙衰、胥臣,他們都跟着重耳一起逃離了,舍家棄國,逃亡天涯,逃亡的路上喫苦受罪那是必須的,這其中還有來自生命的威脅,來自晉國的追殺令可一直沒有被撤掉,他們去過風冷雪寒的塞北,去過寒酸勢利的中原小國,甚至連晉國的死對頭楚國他們都去過,就爲了能尋求一絲絲希望,能讓他們重回晉國。

二、鬥志是不能被苦難磨滅的

這一路的逃亡一晃就是十九年,十幾年時間,沒有一絲一毫重返晉國的希望,這一切讓重耳心灰意冷,他在塞北有了孩子,後來又沉淪於齊國女子的溫柔之鄉,苦難並沒有打倒先軫,他對公子重耳的沉淪卻難過至極,先軫一直沒有放棄回國的希望,他胸懷一腔凌雲壯志,他還想回到晉國滅掉那些亂臣賊子,壯大晉國,成就一番霸業。

於是,他整日在重耳耳邊不停的勸說:公子,晉國大亂,百姓們渴望有人救他們於水火之中,你是天下人人稱道的賢公子,晉國的內亂只有你的才能挽救,見重耳不聽,他又去聯合趙衰狐偃他們,把重耳灌醉,直接去了楚國去尋求復國之道。重耳雖然對先軫他們這種目無領導、先斬後奏的幹法很生氣,但幸好他是一個心胸開闊之人,且古代士大夫們都有血性,就算你是一國之王,一個不對也敢指着鼻子罵你。所以重耳在酒醒之後,也知道先軫他們是爲了自己能當上晉國國一纔有此番行爲,因此也就順勢而爲,坐着馬車就往楚國去了。

三、尋得幫助,打回晉國

此時的晉國可以說是內亂紛爭,晉獻公一死,奚齊理所應當的成爲了晉王,但上位不久就被太子申生的手下給殺了,這時候秦國也橫插一腳,支持重耳的雙胞胎弟弟夷吾回到晉國當了國王,也就是晉惠公。晉惠公爲了保證王位的安穩,一是追殺太子申生的餘黨,二就是派人殺自己的親哥哥重耳,這可是對他王位有最大的威脅的必殺人物,同時晉惠公還有疑心病,老懷疑人家說他王位來之不正,所以在國內大搞政治冤獄,把晉國搞的是烏煙瘴氣,沒幾年,晉惠公也死了,他的兒子上任,是爲晉懷公,但晉懷公的繼位卻惹火他老丈人,西部雄獅秦國秦穆公。原來晉懷公在繼位之前曾去過秦國當人質,被秦穆公的女兒看上了,成就了一番“秦晉之好”,結果晉懷公卻爲了當國王偷偷拋下老婆逃回了國,當了陳世美,秦穆公很生氣,就聯合正在楚國寄人籬下遭人白眼的重耳,打晉懷公這個白眼狼去。

公元前637年春天,重耳帶着秦國虎狼之兵打回了晉國,加上在國內做內應的欒枝和卻谷幫助,重耳輕而易舉就殺死了自己的弟弟,榮耀回國,榮登王位,成爲了晉文公,而那些在苦難時一直跟隨他左右的士大夫們,也都紛紛加官進爵,先軫成了晉國軍委會的第六把手,官位:下軍佐。

四、初試鋒芒,展現軍事才能

晉文公繼位後,治理國內動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擴展領土,發展國家霸業,他要爲曾經遭受的那些苦難、白眼,向那些施加者們做出回報,而最適合擔當領軍打仗的人呢,那就是先軫。在十幾年的流亡中,先軫看遍了春秋諸候爭霸,國與國戰爭不斷,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壯大晉國,讓晉國成爲當之無愧的霸主。當時先軫遇到的第一戰就是對戰楚國。

當時楚國國土面積遼闊,綿延千里,四方征戰之時,江淮流域的華夏小國不少被楚國所吞併,這在實行周文化的華夏諸國眼中,肯定是看不下去的。

公元前633年,當時的楚國國王楚成王率手下諸小國圍攻宋國,宋國戰力不殆,就派人向晉國求助,當時晉文公正在猶豫,正值繼位不久,國力尚未完全強盛,這時先軫站出來了,說:楚國攻打宋國,下一步就要進軍中原了,這乃是上天授予我們開啓霸王之業的好機會。但宋、晉兩國之間還有個曹國、衛國兩個國家,並且這兩個國家還都認楚國當了老大,晉文公怕他們派兵幫着宋國打楚國,曹、衛兩國再行黃鳥之計,那晉國可就危險了。先軫笑了 :這個容易,我們就派人去攻打曹國、衛國,楚國必然要來兵救援,這樣宋國的也就得救了,看到這,是不是覺得先軫的這個主意很眼熟,沒錯後來著名的孫子兵法中的“圍魏救趙”,就和這個計策一樣一樣的,可以說先軫是這種計策的原創者,說他是中國兵法的祖師爺,也不爲過。

於是晉懷公就下令,派下軍佐先軫率晉國三軍攻打衛國五鹿,此戰被稱爲“五鹿之役”,這是晉國開啓霸王之業的第一戰。爲了快速的取得勝利,先軫採用了先聲奪人之術,快馬行軍,繞道南河(今河南汲縣)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時候迅速來到了五鹿城下,殺了衛國士兵一個措手不及,第二步是風聲鶴唳,虛張聲勢,先軫命人在五鹿城下山林中插滿軍旗,讓衛軍以爲晉國兵力強勁,打擊瓦解了衛軍的抵抗之心,衛國士兵們在先軫這虛虛實實的計策下,紛紛逃竄,晉國輕輕鬆鬆就拿下了五鹿城,用最小的代價就拿下一座城池,所有人都像重新認識先軫一樣,晉文公也開始相信先軫對他說的成就一番霸業不是鬧着玩的,於是就升了先軫的官,且連升六級,先軫一躍成爲中軍將,統帥全軍,在先軫的帶領下,晉國乘勝追擊,很快打敗衛國,接着曹國也被攻下。

先軫的接連勝利,讓楚成王開始心虛,他派人給圍攻宋國的手下成得臣,說晉國的先軫有將軍之才,不是我們楚國能打過的,你趕緊回國來吧。成得臣此人也是楚人皆知的名將,平生未喫過敗仗,這不戰而退可不是他的作風,於是他是將在外不受君命,就是不撤軍,並且還要專門去會會先軫這個打仗天才。

先軫分析了當前的局面,要想取得勝利,晉國必須人有其他國家助力,二是確定好戰場,務必求得天時地利人和再來打這一仗,爲了尋求助力,他叫宋國去向齊、秦兩個大國送禮,讓齊、秦兩國勸楚國退兵,楚真退兵了仗就不打了,沒損失,楚國不願意,那就打了齊、秦兩國的面子,這兩個國家肯定就站在晉國這邊來了;二是把剛打下的曹、衛兩國的領土分給宋國,還讓曹衛兩國的俘虜寫了一封罵他的信給成得臣,果然楚國一沒退兵,二是楚將成得臣被激怒,激怒之下大起三軍北上,去和晉國拼命去了,誓要打敗先軫。

齊、秦兩國勸退不成,果然如先軫所料,站在晉國這一邊,這一下晉國的兵力就和楚國持平了,於是,一場著名的戰役馬上就要拉開帷幕了。

五、城濮敗楚,一代戰神成就晉國霸主之位

公元632年4月1日,楚國率楚、鄭、陳、蔡、許五國聯軍與晉軍在曹都陶丘附近展開了正面對決,戰爭一觸即發,但晉、齊、秦、宋國四國聯軍卻轉頭就跑,這一跑就是九十里,後代人們熟悉的“退避三舍”也就出自於這一跑。按照晉國的說法,說當初國王重耳曾在楚國避難,這次退讓,是表示禮讓,實際上,這卻是先軫的計策,他說,楚國長途遠征,已經勞累不堪,再讓他們跑上個90裏,更加削弱他們的士氣,其次晉軍已經退讓,楚軍還緊追不捨,乃失禮之行爲,反而會漲長華夏聯軍的軍心,這一弱一漲之間,天時地利人和都佔盡了,這場仗打不勝那都對不起老天爺。

晉國聯軍退了九十里以後,就退到了城濮一帶,也就是現在山東荷澤的鄄城縣醇正南臨濮集一帶,當時城濮這一片是一大片廣闊的原野之地,雙方接近二十萬的兵力,可以說是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了,公元前632年4月4日,戰鬥正式開始,在退避三合避楚峯芒之後,先軫又採用避強擊弱之計,擊敗楚軍右師,而後假扮失敗誘敵深入,再反攻夾擊,擊敗楚軍左師,最後大軍圍攻,逼楚將收兵撤退,至此,楚濮之戰結束,晉國大勝,先軫戰神的名號自此傳開。

城濮之戰可以說是春秋時期中原民族抵禦南方蠻族勢力北侵的一場重大戰爭,因爲晉國的勝利,成就了晉國的霸主之位,也正因爲此戰晉國的勝利,楚國自後百餘年始終不能侵佔中原,反而被中原文化所浸蝕,最終成爲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