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寫作|普通寫作者總害怕“談論寫作”,不如從這3點着手克服它!

喜歡寫作的人很多,但是既喜歡寫作又喜歡談論寫作的人卻並不多。每每我們在各類寫作羣看到有大咖分侃侃而談寫作經驗和技巧時,會因自己文論知識的匱乏而慚愧不已。因爲對於大多數普通寫作者來說,我們缺乏一套完整成熟的創作理論,既缺乏文論知識儲備,也極少將文論應用到實踐中從而總結出自己的寫作經驗和技巧,所以,總是懼怕談論寫作。

而寫作經驗或技巧是長期學習和反思的結果。作爲普通寫作者,避而不談寫作經驗或技巧,只會讓自己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或者自暴自棄的惆悵。而事實上,“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越是迴避談論寫作,我們越難在停滯不前的創作中找到突破口。

當我們閱讀陶淵明詩歌、《聊齋志異》等經典文學作品時,無不爲其成熟高妙的創作技巧所折服,看似舉重若輕的文字背後,其實凝聚了作者全部的創作思考和技巧。

作品只是創作方法論的具體表現形式,真正決定作品高下的是作者本人對文學創作技藝的不斷追求和努力。

事實上,談論寫作是每個創作者的必修之路。寫作者並不僅侷限於純粹努力創作,更要通過學習和實踐提煉出獨創的文論,持續創作出更爲優秀的作品,並影響更多人的創作,爲千千萬萬普通寫作者指點迷津,甚至引領某種創作風潮。

而改變是唯一的出路,意識到問題所在,就努力化弱點爲強項吧!

 1、學習系統的文學理論

很多人理解的文學史僅由作家及作品構成,因爲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代表作家及作品。然而卻忽視了文學理論亦是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在文學史發展過程中,文學理論雖然稍晚於文學作品出現,但文學理論作品的數量和價值並不亞於優秀文學作品。比如須魏晉南北朝時期被稱爲文學的自覺時期,因爲文學創作已逐漸由儒家經學的附庸轉變爲個人抒發思想情感的載體,湧現出了“三曹”、“前七子”、“後七子”等作家團體。而此時亦是中國文論發展的初始階段,這一階段的文學家開始重視文學創作本身特點與規律的研究,有意識總結分析前人創作經驗技巧,並指導着自己及同一時代作家的創作。如曹丕的《典論·論文》、曹植《與楊德祖書》、陸機《文賦》、劉勰《文心雕龍》等重要文論作品,對創作的審美特徵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對文學史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只因文學理論的創作和閱讀門檻較高,其創作基礎首先來源於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其次是從歷史宏觀角度清晰把握文學發展的脈絡、特點和流變。所以,閱讀文學理論遠比閱讀文學作品枯燥和艱難。

且國內外文學理論差別較大,中國的文論多爲感悟式點評,比較鬆散自由,與文論家個人審美情趣緊密相關。而外國文論更加系統完善,與哲學、歷史、宗教等嚴謹學科相交叉,涉及的領域更廣。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論系統是帶領我們讀懂中外文學作品的重要基礎。

古今中外存在着大量優秀的文學理論作品,通過學習系統的文學理論,能讓我們全面瞭解文學理論的重要價值,更加理性地看待文學創作,開始注意創作的方法和技巧。當我們有了基本的文學理論知識儲備,也就會逐漸克服害怕“談論寫作”的不自信。

2、藉助文論提高文學作品鑑賞能力

文學理論可以爲閱讀文學作品提供一面鏡子。

當你擁有一定的文學理論儲備後,再回過頭去閱讀一些文學作品時,會產生更深刻的體會。因爲文學理論旨在總結出文學作品的共性和個性,能讓你更加客觀全面地掌握具體文學作品。

比如我最開始閱讀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時,只覺得作者描繪了高老頭這個形象生動的吝嗇鬼形象,並最終被溺愛的女兒拋棄的悲慘故事,展現了人性的骯髒醜陋。

而當我閱讀了《高老頭》相關文論時,才瞭解到高老頭作爲投機倒把商人,象徵老一代靠囤積貨物發家的資產者,而在波旁王朝復辟時期,他必將會被時代傾覆。作品真正的主人公其實是外省來的“上進青年”拉斯蒂涅,他不擇手段進入上流社會,而他所代表的階級正是新興資產階級。

當我再次閱讀作品時,也真切感受到了波旁王朝復辟籠罩之下的社會氛圍。而高老頭、拉斯蒂涅、伏脫冷等所居住的伏蓋公寓,不過是這個社會的縮影,以拉斯蒂涅所代表的新興資產階級必然會戰勝和取代以高老頭爲代表的老一代資產階級勢力。

而再結合閱讀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的其它作品,我也意外發現,在《高老頭》這部作品中的許多人物形象,如伏脫冷、鮑賽昂夫人等後續還將出現在《人間喜劇》的其它作品之中,也就是說,巴爾扎克耗盡畢生經歷創作的現實主義鉅作《人間喜劇》,實則爲19世紀法國成爲金錢主宰時代下的衆生寫照。

我很快意識到《高老頭》在《人間喜劇》中的基石地位,並由此寫過一篇小論文與外國文學老師展開討論,他不僅肯定了我的思考,也與我分享了其它文論家就此問題展開的更爲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這次閱讀經驗啓示我,文學理論並沒有想象的高深,只要你掌握了足夠多的文學作品相關理論知識,不僅可以更加準確客觀地看待作品,也可以經過自己的閱讀和思考得出新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文學鑑賞能力也將得到提高,更容易區分出作品的優劣,也可以幫助我們在“談論寫作”中分享個人的思考和感悟。

3、將對文論的學習思考內化爲自己的創作

文學理論不是枯燥結論,而是與文學作品息息相關的思考和探討,而且文學理論研究一直處於發展中。比如對《紅樓夢》的研究發展成了專門的紅學,因爲在對《紅樓夢》的研究中,不斷被提出新的課題,並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文學理論不是最終的結論,而只是一種探討文學創作技巧和方法的形式。

普通寫作者一旦養成了學習和思考文學理論的習慣,量變會帶來質變,可借文學理論爲標尺,不斷校正自己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不斷將文學理論研究的優秀成果應用於自己的創作實踐之中,向真正優秀的作品靠近。

比如《人間喜劇》的創作框架,看似整體是一部完整小說,相同的人物分散在不同作品之中。但其實《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作品也都各自成爲一部獨立小說。這種創作技巧在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亦很明顯,《儒林外史》中各篇章看似獨立故事,但同一人物也會在不同章節中以不同形式出場。而這種典型的小說創作技巧,值得普通寫作者借鑑。

在將文論應用於實踐創作之後,“談論寫作”對你來講會更加得心應手,並將內化爲對創作技藝的具體追求,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小結:

在這個被裹挾的時代中,如果你真心喜愛寫作,不如多花一些時間和耐心,去系統學習文學理論,並真正運用於自己的創作實踐中,讓文學理論成爲你創作的核心武器,並將總結思考的文學創作經驗與志同道合之人分享,相互切磋技藝,讓“談論寫作”變得輕鬆簡單,相信你會收穫更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