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親密關係,都是通往自我的征程

作者:艾菲

公衆號:艾菲的理想


這篇文章與親密關係有關,也是一篇自我成長的文章。

即使你已過了戀愛階段,我依然建議你讀一讀,因爲親密關係的範圍不僅包含了戀愛,還涵蓋了你與父母、子女的相處。

同時,自我成長的路徑也不僅僅是讀書和思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那就是通過真實的親密關係所獲得的自我成長。

我時常收到讀者在親密關係中受傷的留言,也遇到不少帶着“破碎的心”來找我的諮詢者。

親密關係對我們很重要,但往往也十分傷人。

該如何處理親密關係裏的各種痛苦?

分享三個非常有效的原則給你它們對我產生過很大的幫助,相信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你的痛苦。

原則一  

既能投入,又能抽離

什麼是投入?

投入說的是沉浸於當下的事情和情緒中。

抽離又是什麼呢?

抽離和投入剛好相反,它說的是跳出當下的事情和情緒中。

生活中,我們絕大數人都是時刻“投入”的。

但只有投入是不行的,你會被事情和情緒裹挾、沉淪其中、無法翻身。

時刻“抽離”呢?

也不行。

只有抽離,你永遠也體會不到人生的妙處,體會不到人生中那些細微的動人之處。

只有既投入、又抽離,知道何時投入、何時抽離,你才能既領會到人生的妙處,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真正的生活高手,都是既能投入、又會抽離的人

這個道理用在親密關係的處理上也同樣適用:

· 當你在全情體驗這份愛的美好時,就徹底的投入進去。盡情去愛、去享受每一個愛的當下、去體驗每一刻愛的細節與感受。

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人生體會,因爲“投入”能讓你深刻且徹底的體驗每一次愛的過程。

· 當你面對激烈地爭吵或者遭遇分手、離婚、離別、永別難以自拔時,就應該抽離出來。

因爲“投入”會讓你沉浸於當下每一個細微的感受與情緒中,而這時的感受與情緒恰好都是“苦”的。

如果繼續保持“投入”狀態,你會備受折磨、飽受煎熬。

所以,你需要由“投入”轉爲“抽離”。

怎麼“抽離”呢?

在這裏,我給你介紹三種特別適合於處理親密關係中痛苦與衝突的抽離方法。

方法一:站到很遠處

“站到很遠處”指的是以你現在所在的時間點爲基礎,讓自己來到20年或50年後,然後再從那個時點回看20年前或50年前的這個時刻。

舉個例子:

假如,你現在剛與另一半分手,非常痛苦,不知如何是好。

那麼,我想邀請你閉上眼睛感受一下。

假如你來到了20年後,也就是2041年,然後再回看2021年發生的一切,這時,你會有什麼樣的發現?

2041年的你也許已經生兒育女,也許正走在自我探索的路上,也許已經開了你的第一次畫展,或是出了你的第一本書。

當回看2021年這一切時,你可能忽然發現,正是因爲這一年的這樣一個挫折,你對自己有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認識,而這些認識讓你在之後的親密關係與人生之路上越走越穩,並最終來到了這裏。

這時,你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挫折竟然是個禮物。

這就是站到很遠處的“抽離”之法。

它能讓你跳出現在的境遇,從更長的時間點去看當下,從而找到解決之道與寬慰之法。

方法二:退到時間線外

什麼是退到時間線外?

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時,都是站在自己人生時間軸上看的。

有時是站在時間軸的當下,有時是站在未來,有時是站在過去。

而退到時間線外則不同,它說的是你要跳出整個時間軸,徹底離開正在進行的一切。

當你來到時間線外,注視正在進行的一切,感受它時,你會看到什麼?

也許,你會看到你的整個一生,就像一條不斷奔湧向前的河流,不論你是否正在參與其中,還是已退後一步,它的奔湧都絕不止息。

這時,如果你將眼前遇到的事和當下強烈的情緒放在這條時間軸上,就會發現,它不過是你整個人生中很小的一段,甚至只是一個點、一抹輕微的印記。

然後,你再將目光投向這條時間軸的前方,你會發現前面的路其實還很長,生命中還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性正在等着你去探索和創造。

這時,眼前痛苦和焦灼的情緒開始逐漸變淡,變成了人生長河中的一個小小插曲,一段小小的過往,或者只是一抹淡淡的印記。

你的內心也開始走向寧靜、平和。

每次,在我遇到親密關係中的困境,被眼前情緒深深困擾的時候,我都會嘗試離開,像個局外人似的看着眼前奔湧而去的時間軸。

看看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然後我就會平靜下來,意識到人生還很長,不必急於一時;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性,眼前的痛苦只是生命中的一段經歷。

也許,在未來某一天再想起這段經歷的時候,我不但不會感到痛苦,反而還會覺得珍貴。

這就是退到時間線外的“抽離”之法。

方法三:轉換到“上帝視角”

上帝視角,說的是脫離開當前自己的身體,來到更高的“上帝位置”- 也就是中立的第三視角以及更高的系統化視角,然後俯瞰自己以及親密關係中另一方。

你可能會看到,“你”身上一些平時從未察覺到的東西,以及對方身上的一些從未覺察到的東西。

在吵架最激烈的時候,如果你能抽離到“上帝視角”,也許你就能夠看到她的委屈、你的強勢;

或者是發現你們二人在情感投入上的極度不平衡;又或者是你們二人的爭吵讓父母和孩子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這些東西,可能是你在作爲“你”的時候根本無法看到的。

而當你來到了更高的、更中立的第三視角,也就是“上帝視角”的時候,你的注意力從自我的強烈情緒中解脫了出來,於是你看到了其他人的感受、想法、情緒。

這時你不僅能夠看到自己,同時你還看到了整個系統。

實際上,不論是對待感情,還是對待生活工作中的很多痛苦,我們都既要學會“投入”,又要學會“抽離”。

用“投入”去深刻體驗真實細膩的人生,用“抽離”去避免情緒帶來的過度傷害。

原則二  

重存在、輕佔有

什麼是佔有?

“佔有”是指在對待親密關係時,你看重這段親密關係帶來的結果。

這個結果也許是結婚,也許是一直保持男女朋友關係,也許是對方一直要與你相依相伴。

而“存在”則不一樣。

“存在”說的是在對待親密關係時,你把自己的注意力和感受都放在了體會每一個當下、體味每一次愛的感受和體驗,以及與對方的交流互動上。你並不看着結果。

假如你在親密關係中是一個“佔有”導向的人,你可能會問很多這樣的問題:

“你會永遠愛我嗎?”

“我們會一生一世永不分離嗎?”

“你是100%的愛我嗎?”

因爲“佔有”對你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你會非常在乎“是否擁有”、“是否能夠一直擁有”、“是否100%的擁有”。

相反,如果你是一個看重“存在”的人,你就會對親密關係中兩人之間的精神、心靈、身體、能量的交流更加在意。

你會更在乎在這段親密關係中,體驗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和對方交流了什麼。

於是,你可能會這樣說:

“今早,當你擁抱我時,我感受到了那種溫暖踏實的滿足感,真好。”

“在我們剛纔的對話中,我對於你和自己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常常進行這樣深入的對話。”

事實上,在每一段認真投入的親密關係中,關係雙方都勢必會體驗到很多與自己本身完全不同的東西,也會嘗試到很多以前從未經歷過的東西。

這就是“存在”本身,也可將它理解爲“過程”本身。

很多被“佔有”所主導的人,總是忘記事情的“存在”:每一個你愛過的人,以及每一段的親密關係,都是你生命中無法抹去的印記。

或深或淺、或長或短,你不能因爲出現問題或者無法駐足在此,就否認這些印記曾經真實的存在過、這些愛曾經真實的發生過。

這麼做,你就等於是否定了自己所有真實的過程以及真切的感受。

正如那句話所說,“如果中午的薔薇失去了它在清晨時的嬌美,它在清晨時的嬌美仍然是真實的。”

如果你的眼睛總是盯着結果或“佔有”,而忽視了過程或“存在”本身,那就等於是忽視了人生中最最寶貴的東西,而這東西本身就已是最大的獎勵。

這就像是,你的頭腦總是在惦記着即將枯萎的或已經枯萎了的薔薇,卻將清晨時開得正好的薔薇或是曾經開得嬌美的薔薇忘得一乾二淨。

這,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啊……

愛過並深深的體驗過,就是這愛本身所帶來的最大回報,至於結果以及所謂的“永恆”,就請在全然的投入後,隨遇而安吧。

原則三  

每一段親密關係

都是通往自我的征程

從本質來說,每一段的親密關係,都是通往自我的征程。

什麼意思?

這句話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方面,任何一個關係,不論它是多麼的深情與炙熱,都有結束的時刻。

父母無法陪自己的孩子一生一世,白頭偕老的夫妻也最終會因生命的終結而分離。

關係是無法佔有的,它只能存在。

它存在於你的生命裏,並在你的身上、靈魂上、心靈上印刻下無法磨滅的體驗與感受,而這一切都是關乎自我的。

另一方面,不論是怎樣一段親密關係,讓你十分快活的,或者是讓你非常痛苦的,它都會或多或少的給你帶來些禮物。

這些禮物可能是關於自我認知的、可能是關於自我成長的、可能是對於人性的理解的,也可能是對於愛的理解的。

這些禮物最終都會成爲你的一部分,並影響到你的生命。

所以,每一段親密關係,最終都是通往自我的征程。

比如:

在《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這部美劇裏,女主人公正是在丈夫離開之後才第一次發現了自己的天賦,從而走在了尋找真我做自己的路上。

這就是一段幫助她最終通往自我征途的親密關係。

再比如我自己的一個真實故事:

我曾經的一段親密關係中,因爲男友劈腿,我們分手了。

那時,我的男友在碩士畢業後想考博士,然後留在高校當老師。

雖然他要留校的學校是非常好的,他的專業也是非常好的專業,可以說只要他考上博士就一定能夠留在那所學校擔任老師。

但是,因爲那時在我心中,我更希望他能在畢業後直接去外企工作,未來成爲高管。

所以,我就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要求他放棄考博而進入企業。

他是一個內向且不善於高難度對話的人,面對那時強勢的我,他很自然就選擇了逃避。

而在這個逃避的過程中,因爲其他女性對他的撫慰,他的感情發生了變化。

最後,他劈腿了,而我們也分手了。

在遭遇了這一打擊後,痛苦自然無可避免,更讓我一直備受折磨的是“爲什麼?”。

直到分手一年後,我才終於把這一切都想明白了,於是我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在電話裏我跟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感到非常抱歉,因爲強烈的控制慾,我將自己想要的當做是你想要的,於是強加於你,造成了你的痛苦以及你後來爲此而走的彎路。

(分手後,他從企業辭職,重新考博,後來如願成爲了高校老師,但這中間浪費了不少時間)。

我想讓你知道我的歉意,雖然事實已經無法改變。同時,我也想讓你知道,正是這段感情讓我開始意識到“愛”到底是什麼。”

這就是那段親密關係帶給我生命的禮物-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強烈的控制慾以及對於愛的理解的偏頗。

雖然那時的痛苦感受到現在都還記得,然而我卻已經將它轉化爲了一份厚重的禮物,並讓這份禮物影響到了我的整個生命。

顯然,這是一條需要終生修煉的路,但當我回首去看,每一個我愛過的人都讓我看到了自己身上從未看到的部分。

讓我對自己的認識不斷加深,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愛”、“親密關係”以及“人性”的東西。

一段真實投入的感情,即便分手,它帶給你的也不僅僅只有傷痛,在傷痛的同時,它還會爲你帶來覺察、領悟、思考和成長。

這就是它給你的禮物,希望你不要把它像垃圾那樣扔到一旁。而是感恩它,然後繼續你新的征途,走向越來越棒的自己……

每一段的親密關係,不論結局如何,最終都是通往自我的征程。


   最後的話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親密關係都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可惜這恰好也是課本中幾乎從不涉及的內容。

在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三個核心原則:

1)既投入,又抽離

2)輕佔有、重存在

3)每一段的親密關係,都是通往自我的征途

希望它們能夠幫你在親密關係的修行中越走越好,在遭遇痛苦時能最大程度的減輕痛苦,並能理解這背後的意義。

最後,祝福你在通往自我征程的路上越走越好!


- END -

作者艾菲介紹:“只做影響你一生的課程”的蓬勃學院創始人&CEO、深度思考力暢銷書《直擊本質》作者、思考力培訓專家、多家企業創始人&CEO的個人成長教練、Gallup全球認證優勢教練、國際教練協會(ICF)認證專業級教練、前美國財富500強公司大中華區市場部負責人,20萬讀者公衆號“艾菲的理想”創始人兼主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