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读后感之一

在樊登读书的APP中,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

书名中的主题词就把我吸引了,“不咆哮”、“爱上”、“学习”。

真的是有娃,真心实意的“爱”学习的么?

起初,我对此是有所怀疑的。但是,我更加相信科学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如果孩子的某个学习行为能得到好处,那这个行为就会坚持下去。从学习上带来的好处,会让孩子不断去强化这个美好的感觉,学习会从一件痛苦的事情,变成一件付出努力但是能拿到好处的事情。

回想自己的学习旅程,有从学习中获得过成就感、满足感,也从学习中获得过挫败感、无力感,说到“学习”这两个字,作为家长的我,在十几年后,需要重新去陪伴孩子去学习的时候,内心是有些复杂的。

市面上谈教育的书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基于作为过来人的成功父母,结合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在日常育儿的鲜活案例,组成的一套实用主义的教科书。而这本书的定位和意义,在我看来,是它定位在一个点,就是“如何陪学”。

既然我们无法脱离现在的社会大环境,既然我们都是普通的、又对孩子教育上心的家长,也既然我们大概率是需要陪伴孩子走过9年义务教育的父母,我想,这段漫漫的“陪学”之路,也就有必要去看看如何走得更科学、更有效?

既然是要“陪学”,先要看看陪的到底是什么?
是人在,心不在?
还是一言不合就提高嗓门,拍桌子怒吼?
更甚至是,为了作业,把亲子关系都毁于一旦?

因此,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作者在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写出了“陪学”的目的:

1、帮助孩子营造学习氛围,顺便进行作业管理;

2、帮助孩子在面对学习困难时,认同孩子的畏难情绪;

3、当孩子学习不顺利的时候,帮助孩子想办法突破。

这些,才是我们整个“陪学”过程中,需要达成的短期与长期的目标。

当我们的胸中升腾起无名火的时候,

当我们不用草稿就能说出各种各样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的时候,

当我们骂完孩子,又各种内疚、后悔不知如何补救的时候,

想想我们陪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也许就能从焦灼的、炙热的情绪中稍微平静下来,然后,再去想想解决办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