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外培训背后的人性大势

试论校外培训背后的人性大势

近日看了整顿校外培训方面的一些文章、评论,综合来看,官方意见是为了解决“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等问题。

而有的人认为,需要让更有智商天赋潜力的人去接受高等教育,那些智商天赋普通的学生就不应该通过校外培训提高分数来抢占重点高中、大学的学习机会,这些人就应该去职业高中等,安心做个产业工人等。

有的人则认为校内减负、校外关闭培训机构等措施影响了中低阶层的上升机会;有些家长则表示很难甘心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只能去读职高之境遇。

对此我想起了在《经营战略全史》这本书中看到的一些内容:

在人际关系学始祖梅奥看来,人是更倾向于连带性的、感情性的“社会人”“情绪人”。而人们会“变成”这样的人,主要因为物质更加丰富,人们拥有更多闲暇等。

书中的一个案例是:1920年代,生产流水线的发明者,福特汽车公司一边不断生产出更便宜的汽车,一边提高职工工资,催生出“富裕阶层”的同时,也将“经济动力的限制”摆在了社会(和自己公司)的眼前:许多职工不能再忍受单调的操作了,即使工资还是较高。

结合其他的实验结果,梅奥得出了他的结论:人并不只是为面包而生的; 相比经济上的考虑,人们更重视社会性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人的行动在更大程度上被情感而非理性左右,生活水准的提高把人从“经济人”变成了“社会人”。

另外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中,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提出了如下理论—— 人的需求从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所以,随着人们的相对富裕,不想做相对单调辛苦的工作,追求更为舒心的工作,算得上是人性大势了。其一般很难改变,更难以强迫民众继续吃苦,否则产生劳资矛盾,职工的各种反抗就会让企业难以承受;虽然可以实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福利措施,更高的工资激励等,但同此增加的成本还是逐步消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西方等富裕国家最终只能将低端制造业移到外国,让外国人(包括中国人在内)来辛苦劳动。

而在中国,大多数家长自己吃苦努力工作奋斗有点成就后,就想着让孩子找个好工作,少吃苦,为此付出各种努力,包括督促孩子努力学习,多参加校外培训等。

不过现在的孩子,即使是普通家庭,也大多是在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环境里长大,虽然同样向往好工作,但是却有了更多精神追求,有些孩子更连努力吃苦学习也不愿意了。由此产生的矛盾就像以前的劳资问题,诱发了各种悲剧。

因此整顿校外培训,抑制家长们为了孩子而付出的过度努力,减轻孩子现在的学习负担,可以缓和解决一下眼前的问题;但是想让那些家境、资质普通的孩子等去读职高、去做产业工人等等,解决低端产业的招工问题,恐怕就未必能如愿以偿了!

试问一下,在学习上缺少吃苦努力习惯的孩子,又会有多少人能习惯于辛苦单调的工作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