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釘子戶”25次高考,距二本線27分:執迷不悔還是追逐理想? 01 從高考改變命運,到大學成爲理想 02 沒有實現的理想,放棄還是繼續? 03 理想有終點,生活沒有

54歲的梁實,2021年是第25次參加高考,他的目標是四川大學數學系,但今年還是沒有如願。他考了403分,距離四川的二本線還差27分。

梁實1983年第一次參加高考,期間停了幾年,到今年是第25次參加。這25次高考中,他的最好成績是超二本線3分。

梁實接受採訪時說,明年還要參加高考,不過可能會轉文科。

54歲的梁實,爲何對高考這麼執着?是執迷不悔,還是爲理想永不放棄?

01 從高考改變命運,到大學成爲理想

梁實出生於1967年,現在在成都工作和生活。他父母都是教師,家裏有5個孩子,梁實排行老四。

1983年,梁實第一次高考失敗,他復讀了3年,都沒有成功。父母勸他上了個技校,但沒上多久,他就離開了技校。技校離他理想的學校生活差太遠了。

年輕的梁實,對高考的執念,是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

在梁實24歲那年,第8次高考失敗,但他通過了當地一家木材公司的考試,成爲正式職工,同年年底他結婚了。

但剛工作兩年,他所在的木材公司倒閉了,那時候兒子才1歲。

爲了養家餬口,梁實做過服裝生意、建材生意。雖然高考接連失敗,但建材生意卻做了起來,成了他全家的經濟來源,還在成都買房定居。

在2001年以前,因爲超齡,梁實已經放棄高考了。但2001年,高考取消年齡的消息,再次點燃了梁實的夢想。

他買了複習資料,開始備戰高考,一年又一年,一直堅持到現在。

梁實接受採訪時說,“以前高考是爲了改變命運,找個好工作。但現在,從穿衣喫飯的角度講,高考肯定是無法改變命運了。

但如果從帶給人身心愉悅的角度看,上大學絕對是能夠改變我命運的。”

25次高考,半生的堅持,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圓自己的大學夢”。

有人說梁實太執迷,爲高考耗上半輩子,把備戰高考的時間用來乾點別的,不香嗎?

我想起另一個高考釘子戶,被稱爲“高考瘋子”的吳善柳,他的理想,就是清華。

吳善柳出生於廣西欽州,2000年他第一次參加高考,但成績不理想,他復讀了8年,先後考上過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名校。

他還曾經在北京交通大學讀過3年,不過爲了清華夢,他還是退學了,復讀8年。

終於在2014年被清華大學錄取,那年他32歲。

終於實現了“清華夢”,吳善柳本該功德圓滿,頭頂名校光環,本該順風順水。不過,吳善柳畢業後四處碰壁,最終到私立高中做了一名教師。

梁實和吳善柳,都是爲了實現理想,一次次備戰高考。

不同的是,梁實還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而吳善柳實現了理想,只是不知道,這理想和他預期的又是否一致呢?

如果吳善柳沒有執着於清華夢,沒有8年的復讀,從TOP10的高校畢業,他的人生也許會大不相同。

02 沒有實現的理想,放棄還是繼續?

有句話說,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詩和遠方,就是心中的理想吧?

我想起《嚮往的生活》裏的嘉賓劉曉邑,劉曉邑是個全能選手,這些本事,都是他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修煉來的。

黃磊他們的小院裏,喫飯的棚子沒有頂,下雨天會漏雨。劉曉邑拿出工具,開始給棚子搭頂。

他的專業程度,讓人覺得他是專業木工,因爲他真的學過木工。

劉曉邑用浮萍和苔蘚做小盆景,拿起非洲鼓跟張藝興打節拍,穿圍裙戴草帽還能跳現代舞,考起串來也是有模有樣。

很多網友紛紛評論,這樣的寶藏人物,爲什麼從來沒見過?

劉曉邑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他學過芭蕾舞,學過民族舞。但他曾經有過很狼狽的時候,沒有演出,沒有戲拍,他的理想受到了重挫。

爲了養家,他租了個攤位賣羊肉串,終於度過那段艱難時光,現在可以做他喜歡的兒童劇,還做出了不小的名堂。

爲了實現理想,劉曉邑走過很多跟理想無關的路,他走的這些路,是爲了生存,爲了讓自己有繼續追逐夢想的資本。

最終,他有了一身的技能,還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對劉曉邑來說,即使沒有做自己最喜歡的事,他也是儘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就算他中途放棄了舞臺劇的理想,他也許會成爲一個出色的木工,一個有特色的羊肉串攤主。

高考25次的梁實,半輩子都在高考,看起來有些不務正業,但他的正業並沒有被耽誤。

他的建材生意做得還不錯,兒子也已經在國外讀研究生,高考是他的夢想,即使夢想沒有實現,他也在認真生活。

對認真生活的人來說,理想是努力的方向,但在朝着理想走的每一步,也會走出不一樣的精彩。

03 理想有終點,生活沒有

在我們現在的教育觀念中,考個好大學,是孩子前18年這個人生階段的目標。

孩子沒出生就開始籌劃學區房,因爲學區房意味着好小學,好初中,上好初中,能考上好高中的概率就好。上了好高中,高考分數高的概率更大,考上好大學的可能性更大。

學點什麼興趣班,看近年來中高考招生的政策,找冷門的錄取率高的特長學習,至於孩子的興趣,跟好大學比並不重要。

這樣明確的目標導向,讓好大學顯得格外重要。“高考瘋子”吳善柳的清華夢,又何嘗不是這樣一種偏執?

可考上夢想的大學之後呢?李雪琴,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多少人羨慕的對象,但到了大學的她,得了抑鬱症。

從小到大,她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考試總得第一名。特別是她父母離婚之後,她說,她不敢考第二,怕她媽以爲,離婚耽誤了她。

她用好成績安慰媽媽,但好成績並沒有安慰到她自己。她實現了考名校的理想,卻不知道該怎麼生活了。

她得了抑鬱症,必須依靠藥物才能壓制住不想活的衝動。理想有盡頭,但生活沒有啊,考上大學依然要有接下來的生活。

但是,很多人不會了。吳善柳復讀8年後上了清華,他的生活似乎不像夢想實現般的如意。

有理想是好事,但眼裏不能有理想,只想着向前奔跑,看不到眼下的生活。

這也提醒我們,在給孩子規劃美好藍圖的時候,別忘了教會孩子如何生活

看看上學路上的朝霞,也留意放學路上的晚霞,看看小區裏新開的月季花,幫迷路的小蝸牛找到回家的路。

生活不是隻有遠方的高山,更有腳下的每一步路。

回到25次高考的梁實身上,他有生活,他朝着理想努力,這種堅持值得我們學習。

理想可能永遠不會實現,但生活每時每刻都在。腳踏實地的認真生活,朝着理想的方向前進,纔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