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風波》續:重點總在配角

小說裏只是一場普通的鄰里對話,圍繞七斤剪掉了頭髮,面對皇帝坐上龍庭的情況,未來會如何來展開。

而這個“未來”並非大家的未來,並非整體的未來,而是七斤個人命運的未來。小說中七斤嫂聽聞了消息以及趙七爺的話後無比擔憂七斤及自己的未來,她開始不斷怪罪七斤不該將頭髮剪掉。同村的八一嫂出來勸解,不想七斤嫂認爲對方話裏有對自己不友好的地方而大罵對方,甚至把氣撒到了小孩六斤的身上。在一旁看熱鬧的趙七爺更是火上澆油,斷定皇帝復辟,社會要改變,頭髮還是要留着的,否則就可能有殺身之禍。最後,一場聊天風波就在小孩的哭聲中結束了。當然,故事沒有結束,皇帝是否真的復辟,辮子是否真的要留,卻沒有定論,但當七斤嫂看到趙七爺又把辮子盤起來後,而七斤在城裏並未聽到相關的消息後,差不多就可以斷定皇帝並沒有坐龍庭,辮子也可以不留,那麼七斤就不用殺頭了,這下七斤嫂不用提心吊膽了,這纔算風波真正地過去了。

那麼魯迅先生寫這樣一個故事到底用意爲何呢?我們便要關注小說中特殊的細節。我注意到,魯迅先生有兩個地方很特意去着墨。

第一,特意寫到七斤受到的待遇的變化。

風波掀起之前,七斤是村裏的場面人物,家庭經濟良好,還能從城裏帶來各種消息傳聞說於村人聽,因此很受村裏人的尊敬。

風波掀起之時,經過七斤嫂幾個人的討論,“村人們呆呆站着,心裏計算,都覺得自己確乎抵不住張翼德,因此也決定七斤便沒有性命。”“村人大抵迴避着,不再來聽他從城內得來的新聞。七斤嫂也沒有好聲氣,還時常叫他‘囚徒’”。

風波結束,斷定皇帝沒有坐龍庭,七斤沒有事情之後,“現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

明明是七斤本人遭遇可能的殺頭變故,重點應該是七斤本人的情感變化,可是魯迅先生並不去寫七斤本人的情感波動,相反,着意去刻畫七斤身邊的人村的情感變化呢?原因就在於作者重點想寫什麼。

魯迅先生的目的明顯不是刻畫七斤這個人物形象,所以他並不需要關注七斤本人情感變化。他的目的是揭示國民性,去探索在革命之下廣大的國民的情感心理。因此,村裏人包括七斤嫂的變化的着重描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那麼回過頭來看七斤嫂等村裏人的情感變化,我們發現他們的情感變化只是針對七斤而言,從尊重到不尊重再到尊重。僅僅侷限於對於一個人的態度變化。沒有任何別的波動。

爲什麼要這樣強調呢?因爲,風波之所以爲風波,是因爲皇帝要做龍庭這件事,這是國家大事,大家對此卻毫不關心,不關心誰坐龍庭,爲什麼還要坐龍庭,該不該坐龍庭,都只關心要不要留辮子,不留辮子會有怎麼樣的後果。而村人聽說不坐龍庭了,都似乎鬆了口氣。魯迅先生在這裏一連用了好幾個“仍舊”來表示村莊的一如既往,經過了風波之後恢復平常的穩定。

總而言之,村莊是一個很穩定的結構,村裏人對外界的變化會打聽(會津津有味地聽七斤的講述),但也僅僅至於此,因爲聽聞外界的變化只是滿足於個人的好奇心而已。他們的世界依然是圍繞自己的世界來轉,不願意外界來打擾,不願意外界打亂他們本身的穩定。

魯迅先生在此是想暗示,革命其實並未真正讓國民覺醒。國民們並沒有家國意識,他們依然是被狹隘的小農意識,是矇昧狀態。這值得所有革命者和仁人志士的反思。

第二,九斤老太太的話語。九斤老太太“一代不如一代”的話語貫穿了整篇小說,作者意欲何爲呢?她到底代表着各種角色?

整篇小說中形容九斤老太太的只有結尾,“健康而不平”。

目前筆者尚未有很好的解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