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科學論

簡言:泱泱科學,興起何輝。衆生智慧,凝結於斯。哲學思辨,數理相推。近代實證,逐物日移。無量一體,亂花漸迷。世界無變,觀念自馳。守一執萬,自然而爲。心存仁愛,天地悉歸。純粹對話,學者光垂。祝福當下,美好共棲。


到今天我們要來探討這個時代最大的思想——科學。

科學在這個時代有如洪水猛獸一般,四處蔓延,大有拯救一切之勢頭。

科學確實有時候宛如天神,看過《鋼鐵俠》之類的電影,其實科學也是一種超能力,能幫助人類更深地認識自己。

但科學有時也令人失望。尤其目前它無法阻止娛樂化和商業化的侵入,甚至還服務於這種娛樂化和商業化,顯示它“有腦無心”的本質。當然,更重要的是,它無法解決人類心靈的渴望, 無法對“生老病死”這一無常規律做出反應,至少目前是這樣。

科學,究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大道”,還是僅僅是宗教家口中的“小道”,僅僅通過不斷轉移物質,製造像魔術一樣的效果,如此而已?

要理解科學,不但要回到科學的本源,更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這纔是正確認識“科學”之道。

從心出發,可以談談心對科學的感受,應該來說,早些年,尤其是少年時代,科學帶給我們許多樂趣,那些實驗,還有在野外的觀察,都充滿着探究世界謎題的挑戰性,而在這當中也認識了自然和心靈的廣大。至於科學的成果,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智慧結晶,計算機和互聯網,更是從一出現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那彷彿是開闢了另一個世界,我們可以直接與大洋彼岸的人對話,文化的傳播沒有國界,確實如此美妙。

至於各類的電子遊戲,這時代的人,誰不曾接觸一些呢?雖然痛恨浪費時間,卻也確實是放鬆心情,重燃生命力、豐富人生體驗的很好的方式。

科學只是個“器”,但我們認識任何事物,我們的生活,不都是藉助“器”來實現的嗎?因此,也無需鄙視科學,當然,更無需崇拜科學。

科學,究其原意,就是“分科之學”的意思。一個人的思維力量有限,將某些共性的事物或者問題進行分科,這是很正常而且合理的情況。


雖然“心即理”也,但確實這操作層面,經過多年的科學發現,我們的認識水平確實有所上升。

傳統的宗教乃至各類靈脩的方法,可能能幫助人類認識很多真理,但由於以心傳心是困難的,因此很多知識因人而廢,那個人不在了,就再也難以爲繼。

我們生活在科學時代,應該是我們心靈對這個時代共同的呼喚。也就是當前科學的日新月異,基本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追求。

因爲科學帶來的是現實層面的變化,而所謂現實,是人所認識的現實,通過科學,能夠實打實地改變大多數人的基礎認知。

舉個例子說,過去的人們,認爲天圓地方,這和他們的許多經驗也並不違和。而今天的人,儘管看着太陽東昇西落,也已經知道其實是地球繞着太陽轉。

日心說,地心說,哪個正確?其實從不同尺度都有道理。即使是日心說,也需要接受後期不斷的修正,這就是科學所謂的“可證僞性”。只是從科學的角度,怎麼樣用盡可能少的定理,來解釋儘可能多的現實。

但什麼是多?什麼是少?按理說太陽東昇西落這種現實人們看得最多了,也難怪地心說雄踞幾千年。但是,一旦人們集體接受了日心說,人們會形成一種共識,這種共識才是最偉大的力量。

但你無法強求一個人總是接受毫無益處的共識,這就是問題,因此,好的文化,一定是能夠深入人心的,即從洗腦角度來看,能洗得你服服帖帖的。

比如說爲什麼日心說管用?因爲可以準確預測天體運行。準確預測有什麼用?至少對曆法有用。更別提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了。

從科學史我們可以看出,早期的科學家,多半不怎麼相信做實驗的結果,相反,他們更相信理性的結果,這也就是爲什麼亞里士多德開創了那麼多學科,卻也留下了那麼多謬誤。

中世紀的科學家也基本是神祕主義者,像中國的道士,西方的鍊金術士,甚至牛頓晚年都還在研究鍊金術呢。


科學逐步走向實證,其實應該是文藝復興以來的事情,主要是由於培根等人的推崇,而實證主義最容易看到實效,雖然忽略了很多層面的心靈問題,但確實幫助西方富國強兵,尤其是當時,西方的堅船利炮給他們帶來了實打實的利益,且由於西方各國類似戰國林立,又有英國這種國家進行國際的制衡,所以導致了他們不斷謀求更高更新的科技。就像中國的戰國時代經歷了一個科學文化的高峯一樣,西方在近代引領科學,而且引領了幾百年,確立了科學在當代的地位。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新航路的開闢,沒有西方各國戰國林立的局面,西方成爲近代科學的發源地,可能只是個偶然。

近代科學主要就是實證科學。即使是歷史等人文學科,也通過考古等技術的發展推動其定量化。但科學所以可以風靡當代,對當時的西方人來說是利益驅動,對東方人來說主要是不得不如此。

就好像一個人已經開發出了更先進的武器,另外一個人爲了自保不得不如此,大部分東方人是如此,除了少數脫亞入歐的民族,開始欺負起了周圍的民族……


爲什麼?因爲至少在東方,一開始科學帶來的不是理性與文明,而是殖民的回憶,所以東方人是被迫放棄自己的傳統來遷就所謂的近代科學。

當然,從科學發展到現代來看,總的收益是大的,儘管大頭要被那些發達國家佔去,但其他國家不同層面也在文明上有所進步。

只是,傳統科學既可以向心靈領域,又可以向物質領域,因爲心物一體。而當前科學主要卻在走向唯物科學,這和實證主義的趨勢是分不開的。

只是科學到了二十世紀中葉,由於微觀領域量子力學等學科的發展,不得不又走向心靈領域。這是一條否定之否定的道路。

人們發現了宇宙間極爲強大的,甚至於無窮無盡的能源——核能。但即使是在覈能中,所損失的質量也微乎其微。如果真要深入質量,又發現物質間的空隙極大。是什麼支撐物質在這極大的空隙中運動?這是何等大的能量!以至於我們一直認爲的堅實的物質與之相比,只是個空殼而已。


“色身非堅”,“色即是空”,誠如是。

另一方面,量子糾纏、人擇原理等等的發現,既說明了人的意識對物質的直接影響,又表明了宇宙本身是一個整體,無量一體。

所以科學的進化,根本是人的觀念的進化,只是通過事實外顯出來而已,因爲事實,就是佛家所說的“共業”,代表了大多數人所能接受的現象。


怎麼說?因爲“知行合一”,真正的知就隱含在你所見的每一事物,你的所有行爲當中,也就是所有的現象之中。

你看到一個東西,就已經是通過你的理念去看到了。舉個例子,我現在在對着一個計算機,我能理解它是一個計算機,所有我可以運用它,但也只是運用它的一部分而已。而對於螞蟻來說,可能只是一些粗糙或光滑,光亮或黯淡的平面而已。對於一個幼兒來說,它可能只關注其中的顏色而已,對其他並不感興趣,大一點的孩子就會去看到其中的動畫片、遊戲等等。

理念決定了你能看到什麼,對一個物品如此,對整個世界也是如此。

事實當然不等於事物,而是事物+理念。很可能世界這面鏡子一直沒有變化,只是我們的觀念不斷改變投影在這個鏡子上而已。


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共業”的哲學寓意。地球人的觀念決定了他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因爲是“共業”,所以不是一個人能夠改變的,但是一個人改變了自己的理念,那即使生活在地球上,也能如同生活在天堂一樣。

所以向內的科學絕不可少,它是真正的道德之學,幸福之學。

而向外之學就好像一個人一直追着自己影子在跑,表面上他跑得越來越快,但其實只是在追逐自己的影子而已。

所以早期的思想開創者,包括那些各民族的大思想家,都喜歡簡樸大度、親近自然的生活,並不喜歡研究科學,或者說,研究那種向外的科學,即實證科學。


他們一般採用在內心做思想實驗的方式,可以通過內心的冥想直接改變生活的狀態,則我們的當代科學,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就像佛祖,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發現了“三千大千世界”。

這就要涉及到人爲什麼有推理能力。朱熹認爲,理是客觀的,人需要去推理,而推理的能力是人類所獨有的;王陽明認爲“心即理”,只要心靈光明,就會有正確的認知。

顯然,王陽明的哲學更深刻,因爲宇宙是全息的,即使是當代科學家做實驗,也不是先存着一個理,然後在實驗中驗證嗎?理比實驗本身更重要,但是通過實驗驗證,則能幫助理的推廣。所以所望的推理,只是幫理找一個方面推及更多人的方法而已。

什麼方法?目前人類比較能接受的就是數學。因爲數學是人類思維中最底層最純粹的,它是從現象中剝離出來的,純粹的邏輯形式。

但數學沒有問題嗎?數學史上的危機早已說明,數學和人們的其他思維一樣,都有漏洞。不完備性定理更是告訴我們,足夠複雜的系統,真理永遠無法窮盡。

所以我們認識世界,其實更多靠的是直覺。

只是這種東西不可說。而學術,天下之公器也。要想推廣,非用實證科學的一套語言不可。

所以看到很多論文,反覆論證,其實只是爲了說明隱藏的某個直覺的觀念而已。

向內的科學,因其不確定、不可說,以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屬性,因此表面看來難以推廣,難以帶來實效,但其實一直在支撐人類的生活。正如那句話,“沒有信念,人連一天都活不成”。

只是這種科學,沒有所謂發展,也無須發展,到了某種層次,和宇宙對接了,就是了。

就像宇宙是一個互聯網,我們的任務不是在我們這個終端不斷積累信息,而是隻要和這個網絡對接了,就什麼都知道,也什麼都不用知道了。一切都順乎自然而爲。

只是這樣簡單的道理,又常常如濃煙覆蓋事物一樣被外物所覆蓋,所以每一代都會根據所覆蓋的外物不同,因人因時而設教,這纔有了各宗各派。

這個外物,其實就是我們的文化,所謂的外在事實,遮蔽了人內心的真見,所以小孩子的第六感往往更敏銳。但文化之所以能起作用,也是因爲符合了人性,滿足了慾望。這裏的文化,也包括科學文化。

講到這裏,可以作一個小結,科學本是“分科之學”,帶動人類整體認識的上升,到近代以來走向實證科學,越來越呈現“物質”性,使人忙於追逐外物,而當代由於量子力學等學科的興起,又逐漸迴歸心靈和生命的本質。

這樣,也能解釋開頭說的,爲什麼科學無法阻止娛樂化和商業化,因爲近代科學本來就是逐物之學,所以它和娛樂商業綁定得是十分緊密的。

只是真正從事科學的人,不僅僅實證,而且做夢,幻想,正如愛因斯坦說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所以他們也是某種靈性很高的人,甚至活得比大多數人純粹,從居里夫婦身上就可以看到這一點。他們自己所要的報酬很少,只關心科學本身,那就是他們與宇宙對話的方式。

但科學要推廣,少不了利益的驅動。這不歸這些真正從事科學的人管。這背後往往就是商業乃至政治利益在操控,所以纔會出現各種科學發展之後的悲劇。正如某些人指出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既然科學也屬於觀念,就無所謂中立,儘管它表現出某種中立或者客觀性,但從一開始,它就有自己的傾向。

只有那些純粹和宇宙對話的人,因爲已經不考慮利害,所以能夠逍遙自在,翱翔於科學而不受科學之累。

宇宙沒有分科。當科學回歸心靈,宗教就是科學,生活就是科學。能拯救我們的,始終只有自己,你纔是自己的“超能力”。但科學就是我們當代的“共業”,讓我們珍惜感恩,並引導它向更美好的境地綻放吧。


(PS:人工智能是什麼?從科學的發展來看,它也只是人類心靈的投影而已,你怎樣待它,它也怎樣待你,無須太過擔心,也不必期望它能一勞永逸。)


科學詠

打開宇宙的果殼

裏面的美味你我共嘗

越認識越欣喜

萬物與我心慼慼然

向內向外其實是一條路

格物也是正心

事實是我們的共見

而邏輯是我們在思想書房裏的小地球儀

不知不覺留下這些宇宙的縮微膠囊

但其實宇宙本體一點也沒離開我們

給內在照張相

自在點享受這個遊戲

你會發現

即使是身體也會翱翔

科學開出枝丫

宇宙沒有分科


鷓鴣天·科海遨遊

萬物清晰現眼前。人間共業舞翩躚。仁賢修道羣生路,陋室遊思天地翻。

光萬道,美同妍。叩心與物夜潺潺。何須逐影頻勞苦,宇宙清風一葉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