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的几点思考

几年,中国的电商发展迅速,各大平台加大投入,创造了各种购物节,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赚得都是钵满盆满。

其中,双十一和618更是非常有名,连续好今年的营业额都大幅上涨。

上周五刚好是618,如果不是媳妇提醒我,都没注意到这么有名的购物节已经到来了。

自新冠疫情以来,身边的朋友同事对电商平台的购物节关注度有所下降。如果放在2019年之前,快到购物节之时,大伙都在讨论买买买,怎么剁手。

可是,今年618,办公室、微信群里基本没有讨论的声音,大伙好像根本不在意。

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钱包里的钱变少了。

这点很好理解,因为大多人现在口袋里没有几个钱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需求降低,国内停工停业,人们的收入减少了,钱袋子当然瘪下去了。

有些朋友因为疫情出不去,在家里又没有工作,基本完全没有收入。

记得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因为疫情的原因,在家里呆了大半年,工打不了,地也没有种,只能花以前积累下来的微薄积蓄,极大细算地花钱。

第二,折扣力度减小。

现在电商的玩法是这样,购物节来临前将商品的价格往上调,然后再降低,让人们觉得真的在降价,其实根本没有变化,依旧是那个价。

还有,优惠券的玩法真的越来越绕。我记得2017年前,优惠券直接领取就可以了,而且面额也大。如今的优惠券面额小不说,还要你分享给朋友才能领取。

商家那种小心思,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理性消费占主流。

这点换个高大上的说法,就是消费升级。

之前,很多年轻人买东西都很不理性,看到喜欢的就买,或是别人推荐的就买,根本没有思考自己为什么要买,买来干什么,价格负不负担得起。

到最后,自己买回一堆用不上的东西,白白花了自己的生活费。

然而,今年的618的盛况不再,却说明了现在人们消费升级了,理性消费,买一些自己生活必需品,把钱花在刀刃上。

前几年的购物节,不管有无需求,我都会买一些东西,感受一下购物的氛围,与民同乐。今年,我没买任何东西,甚至连淘宝京东APP都没打开过,因为我发现自己没有任何需要买的,一般的生活用品平时就买了,不用等到购物节。

第四,极简生活方式的流行。

极简生活方式,就是除了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外,其他的物质生活能简化就简化,不必铺张浪费。

今年早些时候,我到上海参加培训,一些同事自我介绍的时候讲到这个概念。当时,有好几位同事都说在研究这种生活方式。那时候,我就察觉到极简生活慢慢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了。

至于其原因我就不展开了,以后我们再讨论。

极简生活,以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这就是要摆脱物欲对精神生活的束缚,升华自己的精神家园。

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房间,里面只有桌子,椅子,被子,连床都没有,都是打地铺的。有人说,践行了极简主义,自己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焦虑、抑郁减轻了,整个人都比以前轻松了不少,看起来更年轻了。最重要的是,钱包也鼓起来了。

第五,人们的风险意识提升。

以前,我们都不会考虑存钱的事情,总觉得明天就能挣回来,所以,花钱起来大手大脚。可是,疫情的原因,导致许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认识到了存钱的重要性。

老话说的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心中不安,加强了对未来的风险管理。说白了,就是存钱。

这点如若反应到生活上,年轻人都不敢再随意消费,增加储蓄。

故,像618这样的购物节关注度降低,实在是必然之势。我有个预感,今年的双十一和双十二,人们的关注度应该还会降低。

前些天,和几位朋友聊天,他们对储蓄出现了极大的热情,认为银行卡里没有十万以上,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生怕失业找不到吃食。

看来,我们的风险意识正在提升。

至此,如同絮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