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社戲》: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的對立

大部分人從小就學過魯迅的文章,但是中學讀書留下的對魯迅的印象往往是嚴肅,剛硬,說話擲地有聲。他的形象在我們眼裏更多的是一個沉思的思想家,一個青年思想上的引導者,是一個爲了國家和青年而痛苦吶喊的愛國者。因此,在如今這個和平的年代,總會不自覺地以爲魯迅離我們很遠,很多學子對他都是“敬而遠之”的態度。但我向來認可經典的東西一定要經過自己親自觸摸纔能有個人的理解和評判資格。於是我買來魯迅文集一篇篇重讀,一篇篇思考,我逐漸發現魯迅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變得柔和了許多,也更加地親近了許多。他不再只是那麼剛硬的沉默的思想家愛國者,至少在《吶喊》裏,我還看到一個充滿情懷的文學家。尤其在我讀到《社戲》的時候。

《社戲》是一篇回憶兒時看戲的小說。小說的敘述結構很好理解,作者構造了一個二元對立的結構,一個是成年後對看戲的感受,一個是少時看戲的感受。

文章前部分敘述了自己成年後在都市裏兩次看戲的經歷和感受,看戲的場地是逼仄擁擠的,嘈雜而紛亂的,“我”的感受也是煩躁難受的,總的來說是很不愉快的,並且此後都不願再進戲院看戲了。後半部分就順理成章地開始敘述了兒時看戲的經歷,這是從前部分轉折過來的,“我”稱兒時那一次看社戲是最爲愉快的記憶。

但是我們往後讀會發現,“我”在看社戲的時候並不記得社戲裏具體的內容,甚至社戲都沒有看完,那麼爲什麼說那一場社戲是最好看的戲呢?

01一起看戲的人

我們細讀會發現,作者很細緻地描繪了看戲前後的過程,即“我”如何前去看戲,看戲過程中在幹什麼,看戲後又做了什麼,這都是涉及到“我”和一起看戲的夥伴們的交流。首先村裏夥伴見我沒有看成戲,特意帶我划船去看戲,他們有說有笑,“我”還記得夥伴們的談話和具體的細節,看戲沒看完,他們便一同回家,路上餓了還一起偷了豆子燒着喫。“我”沒有記到多少具體的戲的內容,卻將和小夥伴們來回看戲的一言一行記得清清楚楚,可見,作者要說的不是社戲,而是一起看社戲的人。

那麼他們如何呢?

很明顯,將蝦讓給“我”喫,會嘲笑“怕”牛,邀請“我”去看社戲,一起開心地評戲,偷豆子喫等細節都可以看出他們熱情善良且淳樸可愛。而正是他們的熱情友好淳樸,讓幼年的我感受到溫暖和愉悅。爲此,“我”會覺得那些人是美好的人,那麼戲也就自然是好戲了。

02成人的世俗觀念

回過頭來看,中年時期看的兩次戲的細節裏,人擠着人,聲音嘈雜,看戲的目的也不再是兒時那般單純,由一開始覺得到了北京總應該看看戲到後面是覺得不能浪費自己高價換到的戲票,帶有目的的看戲自然就沒有那麼輕鬆自在了,而一同看戲的人羣裏,因爲不知道某個角色而被人鄙夷,這些都無形中加重了我內心的煩悶和焦躁,自然看戲也就看不下去了。

分析到這裏,我們自然就又能明白一層了,這不僅跟一起看戲的人有關,還有看戲本人的思維觀念有關。成人的“我”看戲,有了很多成人世界的世俗觀念的束縛,比如看戲的出發點與利益,比如不懂會被鄙薄而至於羞愧。

相比之下,幼年時的“我”看戲,在一起的都是小孩,他們純真質樸,沒有成人世界裏的世俗掛念的紛擾。相處一起自然簡單快樂。難怪“我”至今難忘呢。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魯迅先生對成人世界和小孩世界的思考。這不正體現了文學家對於人和生命的觀照和思考嗎?其實除了對當時國民性弊病的普遍思考以外,他還有對人性的各方面的思考。包括昨天閱讀的《兔與貓》的小說裏,也看到魯迅先生對生命無常的嘆息。

總體上,細思便會發現,魯迅先生的小說基本都集中在對人的思考上。這豈不就是人的文學嗎?而且他對人的分析不單單是國民性弱點的批判,還有很多各方面的探索和思考。並且他的探索和思考都非常深刻而到位,讓人讀之嘆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