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孩子的壓力源

自我調節理論把壓力源劃分爲五個領域:生物域、情緒域、認知域、社會域和親社會域。

這五個領域是獨立的系統,但同時又是一個互相影響的動態系統,當一個系統出現問題,就會引起其他系統的連鎖反應,進而五大領域的壓力互相影響,進入壓力逐步增加的循環狀態。

五大系統之間的相互關聯有個好處,那就是,如果確認了一種核心壓力源,減少這個壓力負荷時,會發現也同時降低孩子應對其他領域壓力的敏感度,整體上減少孩子的能量消耗。

所以,通常我們排除壓力源,總是先從第一個生物域開始。

生物域主要包括我們消耗以及存儲能量的生理過程和神經系統,跟每個人的體質情況有很大關係。

如營養不足、睡眠不足、缺少鍛鍊,還有感統方面的困難(例如聽覺或對光線的超級敏感、運動上的不協調),以及外界的刺激,比如刺鼻的味道、很熱的天氣、過敏源這些都是屬於生物域的壓力源。

排除壓力源時有一個技巧,因爲生物域是大腦和身體的能量中心,我們去觀察能量消耗與能量恢復的情況,如果處於能量不足的狀態,一定是有生物域的壓力。

首先去調節生物域,讓能量水平上升。能量水平上升有助於從整體上降低對壓力的敏感度。

受到生物域壓力的表現可能會包括:身體層面可能會有慢性的胃疼或頭疼;對聲音或噪聲過於敏感,這種敏感可能表現在大部分人都覺得是正常的聲音,但是孩子卻受不了,或者對外部的一些刺激感到不堪重負。

最典型的是像有自閉傾向的孩子,他們的行爲看起來刻板重複,實際上是通過這種重複去緩解內部或外部的壓力。

五大壓力源的第二個領域:情緒域。

情緒域與生物域之間的影響和能量的變化幾乎是交織在一起、密不可分的。

我們從日常的體驗就能感受到:當身體生病、睡不好時,我們的情緒狀態通常也好不到哪去,都處於能量的低水平狀態;當感覺神清氣爽時,通常情緒上也是輕鬆愉悅的。而成語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則是反過來說情緒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五大壓力源的第三個領域:認知域。

自我調節理論對認知的關注,聚焦在各個不同認知過程的共同根源:大腦的各個感覺中樞。例如,當孩子的聽覺中樞有問題時,我們對孩子說的話,他在接收時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混亂的。

五大壓力源的第四個領域:社會域。

社會域的調節做得好的孩子,能夠很快識別非語言信息並且迴應,知道哪些是社會所接受的行爲;有能力調節自己來適應社交情境。

社會域壓力源包括:對社會環境與要求感覺困惑、無法理解;不理解自己的行爲會對別人造成何種影響而造成衝突;受到侵犯或者目睹侵犯,比如學校霸凌。甚至大人對孩子社交的期待或者焦慮也會增加孩子的壓力。

五大壓力源的第五個領域:親社會域。

親社會域的壓力就是來自於關係中,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和別人的感受與需求發生衝突時的處理。

壓力源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例如被要求優先去考慮別人;不得不去處理別人的強烈情緒,個人和同伴的價值觀的衝突;道德上的不確定性,內疚感。有的時候,孩子參與社會活動時,還需要幫助整個團體保持一個穩定狀態,這也會帶來壓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