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的家庭》:幸福家庭的富足平和与现实家庭的艰辛琐碎

01艰难的写作中蕴含着讽刺

主人公没有名字,只是一个“他”字,他是一个作家。小说以他比对自己和艺术家的区别开头,以为真正的作者的作品是像太阳一样,而自己要是一点点敲出来,像石火一般。但是他终究得写作,为什么呢?因为他“须得捞几文稿费维持生活”,那么为了能拿到稿费,他的作品必须符合投稿需求,继而想到写“幸福的家庭”,以贴合近来读者对于家庭婚姻等问题的求知欲。

从这个开头中,我们可以读出主人公生活与写作的艰难。接下来,小说开始细致地叙述了主人公思考作品的各种要素的设置,比如地点。然而这个设置的过程不想也非常艰难。为了符合“幸福的家庭”主题的设定,须得找一个和平的地点,但是主人公将现实中的城市思来想去,竟然无法设置一个地点,为什么呢?这里很有意味,主人公每想到一个地点,就意识到这个地点现实中目前不太平,或者不那么符合幸福家庭所应该住的地方,最后无法,只好选定这个地方叫A。在这里,明显达成了一种讽刺效果,借主人公创作选地点之机讽刺当下中国社会动乱不堪的事实。而主人公要在这样动乱不堪的社会中寻求幸福的家庭的存在,本身也形成了一种反差,达到了一个讽刺的效果。

02理想构造的幸福家庭和不断侵入的现实家庭形成巨大的张力

故事继续下去,主人公继续构思作品的过程,完全沉浸在作品的理想世界当中。要使得故事发生变化,要有情节,必须要将目前这个情节发生波澜,于是鲁迅先生设置了一个外来世界的介入。主人公正在自家书房中沉浸于写作中,突然外面的声音传入房中,不断地打扰到他,原来是主人公的妻子和卖柴的人再讨价还价,后面妻子直接进来求助,接着又是妻子呵斥孩子的声音,孩子啼哭的声音,于是他又去安慰孩子。整个写作的过程,主人公思考一阵幸福家庭的模样,就要被现实家庭的生活侵扰。

主人公构思出来的幸福家庭的平和优雅高贵和自己身处的现实家庭的艰辛琐碎吵闹庸常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一对令人深思的矛盾。幸福家庭似乎只是个虚无的存在,只是一个A字,但他吸引人,令人愉悦,而现实家庭生活吵闹琐碎又庸常,,但又有美好的人情。那么这两者,到底哪一种更好呢?鲁迅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便又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开放性文本了。越读鲁迅先生的小说,越发现鲁迅先生小说的经典之处,他总是在抓取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事例细节呈现出一种更高度的类似哲学似的思考。

03个人结论:观照当下,活好当下

到底是哪一种好,其实个人认为没有定论,但对这两者的思考让我得到了一个结论,便是一定要观照当下,活好当下。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得不到的更好的未来有无限的期盼,这样往往使得我们在期盼追求的过程中容易对当下形成不满的情绪继而忽视当下拥有的美好。 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里写到主人公现实家庭的琐碎和吵闹,还有现实家庭面临的经济的困难和社会的动乱,但是他也发现了现实家庭里温情的所在,其中描述的主人公安慰孩子不哭的场景实在是一幅温馨的画面。

这就是我越来越喜欢鲁迅先生的地方,他总能发现一些深刻的地方总能在写作中暗示你一些至今都能通用的道理,并且这些道理他不是直接讲给你,而是让你自己思考,他只是把我们生活中普通又常见的细节在一个情境下呈现出来,引你深思。他的小说绝不是人们常常认为的革命的呐喊,更多的还有对生命对生活对人生的哲思,至今读来都能受益匪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