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文明》摘要:第二章 兩千年前的蒸汽機

技術與文明:我們的時代和未來【一頁folio】

張笑宇

第二章 兩千年前的蒸汽機

>> 是希羅有意識地從實驗觀察中總結科學原理,再從科學原理出發落到具體應用的思維方式。

>> 這便是由古希臘著名思想家畢達哥拉斯建立起來的世界觀:世界的本原是數字,數學可以描述世界背後的一切規律。

>> 按照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薛定諤的說法,強大的國家或帝國通常對自由思想懷有敵意,而小的、自治的、繁榮的城邦則有利於自由、冷靜而睿智的思想的發展。優秀的頭腦即便在某個城邦遭受壓迫與限制,轉身便可前往另一個城邦著書立說,廣收門徒,而哪個城邦能夠廣開言路,察納雅言,其政治文化與社會氛圍也必然更加開明和自信。


>> 從泰勒斯主動用理性思辨進行哲學思考起,此後的數百年間,一場思想運動席捲希臘各城邦。歷史上用泰勒斯的故鄉米利都所處的地理區位爲它命名,稱這場思想運動爲“愛奧尼亞啓蒙運動”。它不僅對自然科學的開創做出了巨大貢獻,還延伸到醫學、政治學、法學和道德哲學領域,極大地衝擊了當時的原始宗教和社會體系。

>> 古典時代的精英整體上是鄙視機械技術的。在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體系中,“技藝”在人類知識中所處的層級毫無疑問低於純粹的思辨。普魯塔克就評價阿基米德製造的、用於抵禦羅馬人圍城的機器只是幾何學的副產品,比探討原理的哲學學說要低一個層次。普魯塔克還稱,“工具製作和大體有實用價值的行業,都是低微、卑賤的”

>> 所以,問題不在於希羅的機械爲什麼是玩具,而在於在古代社會的價值體系中,爲精神儀式和活動製造的玩具比爲社會生產製造的工具更有意義。

>> 馬克斯·韋伯曾下過一個論斷:古代西方文明就其本質而言,基本上是城市文明。

>> 與這些貴族享受的過剩經濟生活形成對比的,是構成古羅馬生產基礎的奴隸制。

>> 這樣,羅馬城市的奢華生活與廣泛使用奴隸的莊園經濟,構成羅馬社會經濟的兩極。這些莊園生產的主要作物並非糧食,而是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比如橄欖油和葡萄,或者開設一些工藝作坊,生產奢侈品——只有這些產品,才能賣給城裏人,獲得更好的價錢。這就是爲什麼莊園經濟十分發達,羅馬卻還要長期依賴埃及所產穀物。

>> 羅馬擴張步伐的放緩,給奴隸制經濟結構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這就好像缺乏煤炭來源的鍊鋼廠所自然而然面臨的生產危機。

>> 先進技術因爲得不到應用而逐漸被遺忘的故事並不只發生在古代。

>> 這些被遺忘的科技案例,無一例外指向人類歷史中能夠真正推動科技進步的內在動力——需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