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0 知彼解己(2)——《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習慣五:知彼解己。

閱讀指南:四種自傳式迴應與移情傾聽的四個階段。

行動指南:反思自傳式迴應、培養傾聽意識。

金句:我們感知會非常不同,而且從小便有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所當然地認定某些事實,當別人不這麼認爲時,就會質疑他人的性格或者精神狀態。——史蒂芬·柯維

一、閱讀指南:

1.四種自傳式迴應

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總是會聯繫我們自己的經歷,因此自以爲是的人往往會有四種“自傳式迴應”(Autobiographical Response)的傾向:

價值判斷——對旁人的意見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價值觀探查別人的隱私。

好爲人師——以自己的經驗提供忠告。

自以爲是——根據自己的行爲與動機衡量別人的行爲與動機。

價值判斷令人不能暢所欲言,追根究底則令人無法開誠佈公,這些都是經常影響親子關係的一大障礙。

2. 有效的溝通

正確的溝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聽,至少包括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複述語句,這至少能使人專心聆聽。子:“上學真是無聊透了!”父:“你已受不了了,覺得上學太無聊。”

第二階段加入解釋,完全用自己的詞句表達,但仍用左腦的邏輯思維去理解。父:“你不想上學了。”

第三階段摻入個人的感覺,右腦發揮作用。此時聽者所注意的已不止於言語,也開始體會對方的心情。父:“你覺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階段是既加以解釋,又帶有感情,左右腦並用。父:“你對上學有很深的挫折感。”

運用這四個階段的方式溝通,不僅能瞭解對方,更能幫助對方認清自己,勇於表達。

有效溝通的基礎是你必須真心誠意爲對方着想,不存私心。有時甚至不必形諸言語,僅僅一份心意就足以感動對方。

二、行動指南

1.注意你是否在不斷地使用自傳式迴應。

判斷你的迴應屬於哪一種,價值判斷、追根究底、好爲人師還是自以爲是?試着通過主動認錯和道歉,針對當時的情景加入你當下的感情投入。

2. 培養傾聽意識

本週,選擇你希望能夠重新再來一次的談話。

與誰談話?

何時進行的交談?

談話的主題是什麼?

爲何你希望能重新再來一次?

發生了什麼事?

你能具體做些什麼來改進自己在這次談話中的傾聽?

你希望設身處地傾聽並進行的談話應當是怎樣的,請寫下來。

二、行動實踐

1.注意你是否在不斷地使用自傳式迴應。

判斷你的迴應屬於哪一種,價值判斷、追根究底、好爲人師還是自以爲是?試着通過主動認錯和道歉,針對當時的情景加入你當下的感情投入。

可能是職業的毛病,我經常使用”好爲人師“的迴應句式:“這件事你可以這樣做......;你如果使用這種方法,就會更有效果;我覺得比較好的做法是......;這件事你可以這樣想......。”

好爲人師的案例:

1)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和方法。因爲覺得這樣做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從教育的長期效果來看,直接告知並不妥。只有經過自己的認真思考,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理解和應用。但是引發思考獲得結果的過程會比較慢,花時間多。

好老師會設計好的問題來推動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拿到正確的結果。

所以後面的教學設計中,應該多多瞭解學生的現狀和可能疑惑的問題點,設計針對性的問題,給更多時間讓學生思考。時間不夠怎麼辦?對於比較容易的知識點可以課前預習來解決。課上花時間解決重點問題。

2)跟兒子溝通的過程中,經常直接給他建議。比如告訴他如何複習更高效,如何背單詞更快更多,但是他不喜歡我的指導,建議經常引起他的反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