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爲先——《素書》開篇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夫欲爲人之本,不可無一焉。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素書》,是一本集治國安邦大謀略,以及修身處世、爲人之道於一身的一本奇書,可以說簡潔凝練,字字珠璣,一謀一略皆是一針見血,切中要害,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頓悟。

作爲一本韜略的書籍,《素書》,開篇不是講謀略,而是討論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這與黃石公欲贈書於張良,卻五次三番試探的意圖剛好一致。可見,黃石公做此書時的初衷和贈書選人相傳時的慎重。

《大學》雲: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足見古人對本質品德的看重,所以在編纂一本蓋世謀略,安邦定國之法寶,民間奇書時,作者是慎之又慎,把道、德、仁、義、禮,首先強調了再強調。

緊接着,第二章,作者就說明了品質重要性的原因:“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衆”。一個人,有才華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德不配位,也勢必做不出太大成績,甚至成爲本行業的敗類。品德高低決定了一個人的眼界和格局,影響着自身的發展和前途,也或多或少波及到行業的形象和聲譽。

有些部門在選人、用人方面,捨本逐末,注重了人的才能,而忽略了品質的重要性。結果往往讓一些恃才傲物、自私自利,更有甚者是心懷不軌、卑鄙齷齪的人爲一己之私做出些有損行業形象,侵害他人,威脅公衆利益,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可以說,一條魚攪得滿鍋腥。

雖然,有些人,很聰明,很有才能,甚至是行業的精英,但是失去了德的支配,最後也只能淪爲行業的敗類,或是金錢、慾望的犧牲品。

而杜絕此類現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當是在行業選擇人,尤其是學校、醫療等關乎命運和生命等至關重要的的行業,要嚴把人品觀,德才配位。讓品德優秀的人才走上關鍵崗位,帶出並影響更多的人。

長遠的打算,個人認爲,該從小抓起,根正自然苗紅。讓聖賢書走進課堂,讓品質教育走在前邊,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把我們的孩子們培養得更優秀。“人之初,性本善”,從幼苗開始,打好基礎。

而我們本身,自然當多讀聖賢書,與正能量的人多接觸,積極做自我反省。素質提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