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示众》:生动细致地群像描述和丰富的象征意蕴

《示众》应该是最能体现鲁迅先生描绘群像的功力的作品了。整篇小说,被看的白背心烦人并没有被提及多少,只是大致描绘了一下他的外貌神情罢了,作者着力的是那一群围上来的观众们。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就是“看”,但是鲁迅先生却能把它写得极其生动。

那么鲁迅先生是如何写群像的呢?

01个体的展示带动群像的呈现

群像,依然是一个个个体组合而成的。因此,写群像依然要从个体写起。

作者是从一个去看的个体开始描述的,他先描述了一个一二十岁的胖小孩正在没精打采地叫买卖,然后很迅速地转到他跑去看的情景,

“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

这里的描述很是生动形象,作者将跑去围观的胖小孩比作是反弹回来的皮球,实在是精彩,不是掷过去,而是反弹过来,因为掷过去就有一种被动的感觉,而反弹过来明显是主动,胖小孩的围观是主动的,急切的,自然用反弹过来的皮球作比是最恰当的。就单单这一点,已见鲁迅先生的细致入微的笔力。

借着胖小孩的眼,描述了被看的人以后,便转而重点写围观的群众。

“刹那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

读到这里时,忍不住叫好,鲁迅先生用短短这几个字就将围观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出了人们围观的动作迅速和围观的水泄不通的情况。我认为,妙处在于鲁迅先生抓到了围观本身的关键点上,先是大半圈,接着直接到围观的最后一环——围满。并且将这个被围满的细节用有鲜明特征的人物来体现,是让人具体可感的。后一句的写作妙处重点就在于鲁迅先生是展示,而不是概括。展示出来,我们看到了细节,自然心领神会。

02通过动作神情言语展现无聊空虚且麻木的看客形象

之后,鲁迅先生又增加了好几个看客的具体形象,如抱着孩子的大妈,小学生。而在增加这些看客形象的同时,鲁迅先生展开了对围观的更为直观的描述。写他们在看的同时又紧张地挤占观看位置还有围观的重重叠叠。

以上基本都是通过动作神情来描述围观的场景。之后,鲁迅先生便加入了对话,不过对话并没有成功。当所有人忙着围观时,

“‘他,犯了什么事啦?……’有一个工人似的粗人,正在低声下气地请教那秃头老头子。”

按道理,问这个问题再正常不过,但是并没有得到回应,所有的人都“看定他”,看得这个粗人“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溜出去了。”

这个细节很有意思,既然围观一个犯人,问犯人犯了什么罪最正常不过,但是人们都不愿意去讨论,还似乎很惊讶地“睁了眼睛看定他”。大概是因为很少有人问出这样的问题,所以又惊讶又打不出,才都只是看他。这就说明,群众的围观只是出于新奇,而根本就不关心被围观的人和背后的事。那么,“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无聊和空虚的心。

但事实上,作者接着写到群众们看到的东西实在是无聊至极。

“巡警,突然间,将脚一提,大家又愕然,赶紧都看他的较;然后他又放稳了,于是又看白背心。”

“愕然”、“赶紧”、“又看“等细节将群众的无聊空虚的观看状态写得非常生动。

可是,如此无聊的细节,无聊的观看,竟然大家都挤着看,大夏天挤得满身是汗都要站在那里看。终于,有小孩子嚷着要回去了,可是老妈子却

”旋转孩子来使他也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看犯人示众,竟然说好看,不禁让读者嗤笑。这是何等的麻木、空虚和无聊啊!

03循环的看与被看的模式

写到这里,该如何收束呢?看客们终究要散掉,可是如何让他们散掉?

鲁迅先生高明再一次体现出来,他让看客们又获得了新的被看对象。

看客们看犯人示众已经看够了,面对即将恢复的无聊和空虚,”大家都几乎失望了。“

于是”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为了看到满足好奇,打发无聊和空虚的新事物,幸而找到了。

”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见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伕正在爬起来。“

于是”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

可是车伕走后,”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若有所失的样子。

看客们获得新的被看对象以及失去他们的被看对象的整个神情动作,更加强化了看客们的无聊空虚麻木的心理状态。

作者以一个与开头相呼应的环境描写结束了小说,但是那个社会环境下的看客们的看客生活却并没有结束,他们的生活是常态,永远的沉闷无聊。而看客形象已然深入读者心理,令人深思。其实不仅在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在任何时代,中国都存在着这种看客形象,鲁迅先生对看客心理的剖析和刻画,在任何时候的读者读来,都发人深省,有着他的现实意义。

04丰富的象征意蕴

读完钱教授的分析,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了学者的敏锐而独到的眼光和精到的笔力。

钱教授指出,这篇小说是他认为鲁迅先生小说中出了《孔乙己》之后最好的一篇短篇小说,代表了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的最高水平。他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该小说在文体范式上有前所未有的创新。

它不如一般小说一样,它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连人物姓名也没有,只有外形特征简洁的勾勒,”它完全不符合教科书上关于‘小说’的定义“。

该小说可以称为是”速写“,

”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强烈的画面感,整篇小说都是可以转化为一幅幅街头小景图,或一个个电影镜头的组合的。“

我在读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明显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其实,在读鲁迅先生的其他小说,也能找到这种感觉,只是这篇小说的画面感尤其强,因为他几乎没有对话,只是展示人们在干什么。

鲁迅先生之所以要这么写,恐怕就在于他想要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的生存现象形态的高度思考。钱教授认为,鲁迅先生既具备一个文学家的素质(对人的生存的现象形态(特别是生活细节)有极强的兴趣和高度敏感),又具备一个思想家的素质(能达到从现实到思想、从现象到精神,从具象向抽象的替身与飞跃)。也正基于此,所以,钱教授认为,鲁迅的小说就自然具有了某种隐喻性。而《示众》就是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钱教授的分析将我多天以来朦胧不能表达的观点一下子说清楚了,的确,我每读完鲁迅先生一篇小说,都不禁叹服,可是又总说不清楚到底哪里好,为什么会这么好。我大概能清楚的是鲁迅先生小说里的细节抓得特别准,总是能三言两语将人物写活,还能将普通的事情写深刻。现在钱教授一下将个中原因讲明在眼前。

二、每个人都生存在看与被看的状态中,而在这个状态中,又展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小说中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动作,”看“。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一边是”看别人",一边是“被别人看”。

“胖孩子仰起脸看男人。

男人看他的脑壳。

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

秃头的老头子。

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

第二层里从两个脖子间伸出一个脑袋。

秃头弯下腰研究那男人白背心的文字:嗡,都,哼,八,而,……

白背心研究这发亮的秃头。

胖孩子看见了,也跟着去研究。

光油油的头,耳朵边一片灰白的头发。”

这便是一边看别人,一遍被看的有力证据。并且,这种模式是贯穿全文。之前我只认为一个是看,一个是被看,是两个对立的存在。可现在钱教授这么一分析,又多了一层深意,看别人的人何尝不是被看着呢?而这个看其实就是把别人当作戏来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无聊。

进而理解到,看别人与被别人看,其实就是中国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基本关系。“示众”隐喻的正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

每天每刻,都处在被“众目睽睽”地“看”的境遇中;而自己也在时时“窥视”他人。

精辟至极!放到现在,又何尝不是呢?

同时,钱教授还指出,小说还揭示了人与人关系中的另一方面:总是在相互的挤压着他人的生存空间。

这通过看客们总在互相”堵“”挡“”塞“看出来,也是很有道理的。

总结下来,我认为钱教授之所以分析得这么深刻,在于他能够抓住了这篇小说的”这一个“,也就是特别之处,他发现了这篇小说不同寻常的写作范式,就是画面和街头的速写。因此,就直接以此为切入点去分析每个街头,既然分析出街头里的关节点,从而达到深刻之处。这又一次提醒我,经典文本,一定要善于发现他的”这一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