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瞭解孩子的行爲特點,纔好對症下藥【295】

常常聽到家長這樣表達他們的困惑:

❤️爲什麼對別人家孩子特別有用的方法在我家孩子身上就不奏效呢?

❤️爲什麼我家孩子痛哭流涕地保證要改,但是轉眼就忘得煙消雲散,好像自己從來沒有說過?

❤️爲什麼我家孩子總是逆反,而且從來不懼怕任何權威?

❤️爲什麼我家孩子總是不敢嘗試,什麼事兒都得有200%的把握纔敢去做?

❤️爲什麼我家孩子總是對什麼都無所謂,沒有一丁點兒競爭意識?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原因在於孩子們的性格不同。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醫生——希波克拉底。
據傳,有一天希波克拉底藏在心底多日的好奇終於引爆,他開始研究爲什麼病人們對他的醫囑反應大相徑庭。有的病人完全遵照醫囑,忙不迭地連聲說:“好的,醫生,我會按照您說的去做。”有的病人則馬上反問:“爲什麼呀?爲什麼您給我開的是這個藥,而不是別的藥?”這位著名的醫生決定去看病人們的體液,由此首次提出了“4種氣質理論”,即人的氣質分爲黏液質、膽汁質、多血質及抑鬱質這4種。
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倫斯·妮蒂婭(Florence Littauer) 在這4種氣質理論基礎上又提出了“4種性格理論”,即人的性格分爲平和型、力量型、活潑型及完美型這4種。
4種氣質與4種性格相互之間的對應關係是:①黏液質——平和型;②膽汁質——力量型;③多血質——活潑型;④抑鬱質——完美型。 

第一:性格特點。

4種性格理論的源起需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4種氣質理論。

作爲家長,如果能夠早一點了解孩子們的性格,就能夠針對孩子們的性格特點幫助孩子們揚長避短,而不是和孩子的不足之處較勁,太多的例子證明後一種做法的後果只會無限放大孩子的不足。

第二:行爲目的。

4~12歲的孩子有4種行爲目的:吸引注意、爭取權利、報復和自暴自棄。

12歲以上的孩子又增加了3種行爲目的:追求興奮刺激、尋求同伴接納以及表現優越感。

家長需要了解孩子不合作的原因,否則,孩子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磨蹭拖拉或者各種“浪費”時間。

第三:家長的情緒管理。

毋庸置疑,家長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孩子們的情緒自然又會影響到其做事情的效率。

幾乎所以的父母都會說:“我先開始都是和顏悅色,給他講道理,他不聽啊,所以纔有衝突。”的確,家長們的情緒不是突然爆發,事實上是先有一些想法在大腦中形成,久而久之形成自動化思考,並且轉化爲情緒。當然,這些情緒並不會是解決孩子時間管理問題的助力,反而毫無疑問會形成阻力,讓問題繼續惡化。

第四: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很重要,但是如何傾聽孩子說話則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家長未能重視親子關係或者家長給予的並不是孩子需要的,很多衝突就不可避免。

首先就是做事的效率問題。如果親子關係不好,孩子們潛在的想法是:如果我做了這件事(例如高效完成學習任務),你高興了。

可是如果咱們關係不好,我爲什麼要做讓你高興的事呢?作爲一名學生,孩子們的“籌碼”就是學習。

第五:家長信息。

家長如何更好地表達“我的信息”,與孩子有效地溝通。借用時下一本暢銷書的書名,即“家長如何說,孩子更願意聽”。

第六:鼓勵。

有的家長很困惑,說孩子也不是不會管理時間,就是表現忽好忽壞,好的表現猶如曇花一現。

如何讓孩子這“偶然”的成功成爲一種必然,進而掌握時間管理,鼓勵肯定這一方法將大顯身手。

第七:行爲結果。

有的孩子口頭保證得都很好,但是就是不做或者沒有效率。如此的問題行爲出現,則是因爲孩子無需對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