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岗必不可少的 数据分析能力基本通识

一、数据在产品各个阶段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在此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什么?

大家耳熟能详的开发 → 引入 → 成长 → 成熟 → 衰退

整个历程的生命周期就像人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了整个历程,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述,我们这里讲的是更加微观粒度具象化的

举一个栗子:B站弹幕之前是会挡人脸,但经过一次优化之后,弹幕就绕道人的背后去了,不会再遮挡人脸

那这就是一个产品功能的迭代,一个优化,这份优化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并优化问题的整个流程,我们将其抽象为产品功能迭代的生命周期

产品功能迭代可以简单的抽象为三步:

Step1:发现问题并产出需求(主导者:PM)

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发现问题点,从思维层面给出解决方案

产物:产品PRD;需求评审,PRD可实现!

Step2:开发需求

技术同学开始介入,将思维产物物理化,即开发需求

需要注意,开发完交付之后并不是马上就上线,而是需要观测数据是否符合我们的指标,通过实验判断指标情况,进行逐步放量,同时BI QA 运营等其他岗位的同学也会进入到,产品整个的迭代体系当中来。

Step3:需求落地

了解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再回到数据在各个阶段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

| 发现问题及产出需求

举一个栗子:高德对用户进行了调查 发现

50%的人在驾驶车辆通过主辅路的时候,导航会产生了误偏航的现象

30%的人在驾车通过隧道的时候,自车点发生了不移动

显然这两点都是我们后续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人力资源有限,对这两个问题的技术难度又是相同的,我们显然要对问题1进行优先的解决,因为他的影响力更大 ,二问题可以等人力释放之后再进行解决

和明显 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数据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并判断出问题的优先级

| 开发需求

要把我们敲定的思维产物物理化,在这里数据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1、辅助算法的生成(数据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有一定的关系,属于数据产品的范畴

2、帮助验证我们的程序写的代码是不是合理(开发代码是一个很让人头秃的工作),优秀如RD小哥哥也有可能一丢丢的犯错,所以他们通常会在开发过程中,埋几个点,通过这些点之间数据的相互对比验证,可以帮助判断代码是不是符合预期的

二、目前常用的数据获取方式及特征

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

| 直接面向用户

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用户访谈用户调研,以及用户的主动触达,他们具体有很多名字 像:CPO投诉、feedback、或者客服进线,这一部分重要的问题的制定,以及对用户回答的整理和清洗,我们要从用户需求中提取到产品需求

这类直接面向用户的数据获取方式 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直接定位到用户目前的需求,以及用户在使用我们产品过程中发现的badcase,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止损。

不足之处:样本量不会太大,而且单一样本获取时间很长,这样会导致我们费尽心力获取到的东西由于样本量的不足,所导致获取数据可能并不是一个那么置信的指标,数据置信程度不足,而且我们没有办法衡量,这个问题在用户群体中的占比

| 直接面向大数据

A/B Test、埋点、灰度放量 都属于这一范畴

上文中说到,RD小哥哥会在开发过程中,在程序里埋几个点,埋点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成照相机,当按下快门的时候,就会拍一个照片出来

A/B Test:我们为同一个群体制定两种策略 ,通过对这两种策略的不同表现数据,来对比判断哪个策略是更秀的

灰度放量:实际上它不是一种策略的衡量方式,而是为了保证策略上线稳定,制定的一种阶段性的放量形式

举个栗子:抖音为了让大家永远都不学习,再再再再再次优化了推荐算法

推荐算法贸然的切换肯定是不行的,这个时候把用户群体分成两组 A用户群组、B组用户群

首先观测了两组的平均app打开时长、(用旧策略的时候平均app使用时长),之后再悄悄的把A组的推荐算法改成最新的,几天之后再次观测数据,通过数据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到底新策略更好还是老策略更好

即:A/B都用老测策略时平均app使用时长 Vs A改用新策略之后平均app使用时长

那这跟灰度有什么关系呢?在误区就是 AB实验好像一定就是50%的流量对应50%流量,其实不然,对于DAU很大的产品,10%的流量产出的数据就已经非常具有代表性,置信度就很高了 ,就相当于已经灰度上线了,经过我们AB实验的数据,最终得到新策略是更好的,那我们就将10%进行逐步放量,最终变成100%,就实现了我们的整个策略的温水煮青蛙式上线,非常的稳定,这又称灰度放量,阶段性放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