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须互动,互动什么?

丶【齐帆齐微课21】


前两日,在简书上读到一位叫“爱儿乐乐”的网友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调皮小宝》。文中的主要内容写了儿子乐乐活泼可爱,又颇为调皮的几个小故事。

作者写道,有一次,乐乐对妈妈说要画大海。妈妈以为他在纸上画,没有在意。结果乐乐拿起蜡笔,在墙上画出了一条长长的高低起伏的蓝色曲线,占据了很宽的墙面。雪白的墙面被乐乐涂抹“脏”了,妈妈有点哭笑不得。不过她没有批评乐乐,而是认真和乐乐交流,并把这面墙“送”给乐乐作艺术墙。乐乐很高兴,后来还不时拉着妈妈一起在墙上“作画”。

妈妈的高明表现在哪里?她高明在和乐乐的互动技巧上。

当代家庭,由于家庭成员的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互动显得更加重要。

能否形成良性互动,是彼此能否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这个家庭能否稳定和谐的关键所在。


那么亲情互动,互动什么呢?

“互动”一词,简单地说,就是互相交流。传统的家庭关系中,是没有“互动”一说的。强调的,是单向听从。也就是说,父母长辈说了,小辈只是听着,并照做就是。

而互动要求的,是双向交流。长辈可以说,孩子也可以说。双方人格是平等的。只要孩子说的合情合理,长辈也要放下“家长”的架子,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家长唱独角戏。做到了这一点,“互动”在现实生活中,才成为可能。


与孩子的互动,没有既定之规。不过,以下几点,是不能不注意的:

一 情感互动,尊重孩子。当孩子与“大人”聊天,或高兴的事,或忧愁的事,或期盼的事,或后悔的事,家长须平心静气,积极参与孩子的话题,或与孩子一同高兴,或帮孩子“出谋划策”,或安慰孩子的失落,或鼓励孩子改正错误。当然这并非完全迁就孩子,连错误也包容,而是指站在和孩子“同一等高线”上来体验和思索。这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很强的“认同感”。

有的家长与孩子交流以“我”为主,要么强词夺理不给孩子表达机会,要么听个半截匆匆下结论,要么门缝看人,给孩子乱贴标签,要么反复无常,让孩子无从遵循。以上种种,必然破坏家长形象,在孩子心中渐失威信。


二 态度真诚,实事求是。与孩子交流,切忌对孩子抱“小屁孩懂个啥”的傲慢态度,也不能抱哼哼哈哈,应付了事的态度,更不能抱虚伪欺骗的态度。对自己的孩子,要友善信任。当然交流的话题深度,可根据孩子年龄和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比如在孩子10岁以下,重点可以放在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做家务的技巧、如何处好和同学的关系、如何克服在同学面前害羞的心理这些方面。

当孩子10岁以上,可以交流如何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如何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如何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甚至恋爱与责任、恋爱与自我保护等问题。交流中家长甚至可以将自己过去的“老底”告知孩子,让孩子愿意主动、真诚与你交流。

生活中常常见到家长遇到问题像法官一样,搞审讯式教育,居高临下,家长为大。或冷脸相对,或强搜书包,或暗查日记,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给人不是小偷,就是骗子的感觉。这样“交流”的结果,会长幼对立,互不信任,孩子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愿告诉家长;即使谈了恋爱,也不会让家长知晓。长此以往,亲情必然麻木疏远。


三 交流角色,互为朋友。朋友?岂不乱了“纲常”?看似如此,实在不然。笔者在《大人的面子》一文中说过,这是相互尊重,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懂得自尊尊人。在家里如此,出门在外也会如此。把孩子当成朋友,可以推心置腹,可以倾听孩子的人生体验,学习、为人的成败得失;也可以将自己当年的经验教训,与孩子分享。这样,既可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亲情,还可让孩子少走弯路,在人生座标上有所借鉴。

有的家长与孩子交流,除了关心分数,就是物质笼络,没有心灵交流,少有情感分享。导致孩子不愿和家长聊天,不愿告知家长学习的困惑、压力,日积月累,孩子与家长的亲情鸿沟越拉越大,有的家庭成员之间,最后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四 交流知识,保护自己。这里的知识并非指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处置各种矛盾,达到保护自我的目的。由于当下中国中小学教育偏重分数教育,忽略诸如美学、法治等方面的教育的现状。家长应该高瞻远瞩,让孩子在交流中学会保护自己。

与同学相处,把握分寸。即使孩子有了“相好”的异性朋友,也要保持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谈谈交往过程中的感受,是否影响学习?如何解决与学习相冲突的问题?以家长的恋爱经历、感爱,告诉孩子与异性朋友(或同学)交往中如何保护好自己。如果不尊重孩子,以“都是为你好”的理由粗野训斥,强行拆散,则会导致孩子严重对立,降低学习或工作效率(有的家长孩子工作了还干涉子女自由恋爱)。这样的结果,势必在子女心中留下永久的阴影。

与同学、甚至老师发生冲突,应先学会反省自己,然后进行是非判断。自己对的就要坚持,错的则要道歉改正。如情况严重,发生同学对自己侵权的事,协商无果,及时告诉老师与家长。出现老师侵权,及时告诉家长和校长,甚至派出所。

如一时形势紧迫,无法脱身,应冷静下来,先求自保。巧做周旋,同时注意保留证据,切不可莽撞硬拼,导致得不偿失。一旦遇到机会,或及时逃离,或及时联系家长或派出所,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亲情互动,看似简单,实在不易。回到本文开头的故事,换了一般的家长,态度就可能大不相同,轻则厉言骂人,重则耳光奖赏。结果,墙壁可能是保护好了,可孩子的求知欲、激情、创造力可能就受到了打压。孩子的一生,就可能就此笼罩在自卑、胆小的阴影之中而不能自拔。

长久的打压,孩子的成长可能越来越守规矩了,越来越听话了,也就是说,越来越像一个“乖孩子”了。家长暗暗得意,认为自己的教育是一个成功范例。可当孩子变得沉默不语,当孩子变得唯唯诺诺,当孩子突然失踪,当孩子跳楼自杀,家长们就只会猛然发愣,六神无主了。

每一个家庭,都希望成员生活在幸福中,生活在希望中。这当然的一个合理的要求。但是,如果缺少了亲情互动,缺少了平等温馨的交流,那么家庭的幸福也罢,希望也罢,统统都是空谈。

齐帆齐微课第5期28天第(21)篇累计(2296)字  共计(46024)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