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偶遇一家三口与我同饭桌。

“搞点辣椒过来,这太清淡吃不进。”孩子爸爸说

孩子妈妈立马去了调味桌那里,约五六岁的女儿看着饭菜发呆。

“宝宝怎么还不吃?”妈妈端来调好的辣椒,温和的对孩子说道。

“都不是我喜欢吃的。”小女孩好像听委屈的。

爸爸一言不发,吃着自己的饭。孩子妈妈和孩子共一个餐盘,饭菜的分量比孩子的爸爸还少。

“宝宝,快吃,你要克服困难,适应环境。”孩子妈妈边说,边喂。我看到了是个带有“塞”的动作。

“再不吃,你要挨打吗?这么大了,还要人喂。”爸爸擡头看了下女儿。好在声音不大。

小女孩支支吾吾的,没有自己的话来表达,脸部侧向一边,低着头,偶尔看了下我这个陌生的人。慢慢的张嘴,委屈的嚼着饭菜。

爸爸吧唧吧唧的一会光盘了,意识性的拿着手机在那刷着抖音。孩子和妈妈的同饭盘没见剩。

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我也隐约的了解到。小女孩从老家过来陪父母的。爸爸妈妈都要上班,边上班边把孩子带在身边,临时过着上班族的作息时间。

我吃饭后,小散步了会儿,我一直在思考着,刚才吃饭的一幕。孩子喜欢吃什么怎么父母不知道?点菜前怎么不让小女孩参与决策?爸爸的大男子主义,怎么不觉得教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责任,当着孩子的面来使唤妈妈?爸爸一个人吃三个菜,孩子和妈妈才两个菜并共盘,这让小女孩幼稚的心里会觉得,女人长大就要依附男人吗?五岁的孩子是怎么能听得懂“克服困难”和“适应环境”这两个字呢?

这个孩子天生自带可爱,源于幼小的年龄对应了她五岁的肢体行为。像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就给她启蒙了什么。觉醒当下,值得学习的群体,在于父母,而不是孩子。普通的用餐,看似简单,其实折射了教育的努力方向。那就是,真正需要学习的是父母和成人群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