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吞没


不知道你们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伴侣,你们在一起吃饭、看电影、约会生活,但始终觉得并没有真正了解对方,走进对方真实的内心世界。

在一起的时候,对方总是迁就你的想法意见,对于自己的情绪感受只字不提,久而久之双方都觉得很疲惫,导致两种结果:要么自己很心累决意离开,要么对方觉得很憋屈最终放弃。

如果在一段感情里,一方没有感受到真实的对方,那么大概率你们只是建立了一种假性的亲密关系。

对方在关系里并没有建立一致性,说的、做的和内心所想的并不一致,伴侣感受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而真正的爱只有在真实与真实之间才能产生,这样的爱才能健康长久。

那些在关系中习惯于压抑自己制造假性亲密关系的人,普遍在童年经历过比较大的创伤,导致他们无法真实的呈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可能没有能力将对方与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他需要将对方完全的理想化,来满足自己对于完美或者依赖的需要。或者他需要通过压抑自己的需求,讨好对方,保证对方不离开自己。

无论是哪一种,长期积累百害而无一利。

人的情绪只能疏导,不能压抑,压抑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用适当的方法,把情绪疏导出去。

压抑情绪建立的关系只是一种紧闭状态,而感情应该是流动的,压抑情绪使伴侣无法真正的了解彼此,还会搞得双方都特别疲惫。

情绪终究是要被表达出来的,不在此时就在彼时,不是以这种方式,就是以那种方式。

《假性亲密关系》一书中说:“任何一个从压抑家庭氛围里挣扎着走出来的人,都会对亲密关系里的棘手问题异常敏感。他们的表现为逃避亲密关系,情绪被长期压抑,性格上焦虑且极度不自信。”

我们的社会环境总是在给我们灌输“成熟的人要懂得控制情绪”,但控制情绪不等于一味地压制,该发泄的还是要发泄出来。

社会提倡控制情绪,目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前进,因为唯有如此人才会把精力都放在创造生产力上。但人怎么可能没有情绪呢?毕竟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灵长类动物。

个人要想生活得健康愉快,就要学会分辨社会规则的谎言。

负面的情绪也有正面的意义,就像一个硬币有两个面一样,它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必要,负面情绪不是洪水猛兽,我要学会以平常心对待。

如果我们一味地压制情绪、忍气吞声,那么这些未被合理对待的情绪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反噬在我们自己身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