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美食—雞肉面片

能喫是福,能喫到各樣的美食則是一種享受。

我們總有一種情懷是留給故鄉的。故鄉的人、故鄉的景、連同故鄉的美食,一起構成了我們牢不可破的故鄉情。

無論走多遠,走多久,一碗雞肉面片,總能激起自己無限的味蕾,尤其是父母做的雞肉面片,總有別一番的味道。

記得有一次,父母爲收莊家,打工回來。趕集的時候,媽媽直接去看望了姥姥。爸爸則買回來了一隻雞,連殺帶清洗剁塊,最後放鹽放紅薯粉子,攪拌均勻,下油鍋煎炕幾分鐘,然後小火燜一會兒 ,有時候能把雞油燜出來。

每每這個時候,我們聞到雞肉的香,就開始大口大口地吞嚥着口水,肚子也開始咕咕地叫起來。

大部分這個時候我是燒鍋的,然後放一把柴火,就站起來連聞帶看地先享受一把。然後弟弟也聞香趕來,就再也不肯離去了。

一直等到雞肉被煎得金黃又流油時,爸爸會先夾一塊自己嚐嚐,確定熟了,再夾給我們一人一塊。

剛剛出鍋的色香味俱全的雞肉,總是燙得我們無處下口,可也不捨得放置一旁冷涼,我們就口手並用,連吹帶左右手交替翻滾着雞塊,直至可以送進了口中。

等我們喫進口中時,爸爸也把鍋中的肉塊剷出來了,雖然爸爸不會怪我們,可我和弟弟還是會裝作無意或者趁爸爸不在,趕緊再捏起一塊放進嘴裏。

這期間,爸爸會爆炒一兩個番茄,炒出紅色的汁液後放水燒開。

水燒開的過程中,爸爸就開始擀麪,爸爸是喜歡那種厚而寬又有勁道的面的,可我們小孩喜歡那種薄而寬的面片 ,爸爸就會按我們的口味,把面片擀得像知了的羽翼一般透明。

等水開了,就把切好的面片先下鍋,煮開了再放煎好的雞塊,再開了就放些香菜或者荊芥,就可以停火出鍋了。

番茄的紅湯,雞肉的香,菜的青,面片的軟糯透明 ,色香味俱全的雞肉面片飯就做好了。

一口下來,無論是先喫肉還是先吃麪,或者直接先喝口湯,裏面濃濃的香,就是我們全部的期盼和幸福。

長大之後,雖然自己偶爾也做,可總沒有小時候喫得那麼香。有人說雞沒有以前那麼香了,有人說生活條件好了,味蕾也挑剔了。

可無論是生活條件好了,還是我們長大了,每次回家,父母做的雞肉面片 ,都有着獨屬於家的味道和關於故鄉的回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