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萬斑可究

前兩天中午的時候,小區裏三五人飯後沒事聊起了天,就聽見一熟人揚言說80後罪孽深重,我當時正在外洗碗,就忍不住搭上一句問“我們80後怎麼啦?”

於是他就拿天價彩禮,結婚要車要房,最後鬧離婚來說事,還說把整個社會弄得烏煙瘴氣!

我也脫口而出了一句說,八零後再怎麼鬧騰還不是五零後六零後教育的結果。

其實整個過程都是閒談,我也是開玩笑才接話,而我們說的話都有些偏激倒也沒怎麼在意。如今想想,卻也讓人哭笑不得,自己的一顆育兒心也被攪得七上八下,又如履薄冰一樣地怕沒教好孩子。

說巧也巧,這段時間剛好在看李新異老師譯解的《了凡四訓》這本書,這讓我突然明白,育兒很重要,可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難。

想想在我們之前的先輩們對子女的教育,古人對子女的教育。大致也就是有錢的送學堂讀聖賢書,沒錢的就跟着父母學,父母教啥他們學啥,父母做啥他們學做啥。

而這其中,也沒有特別說明把孩子的教育提上日程上來,不是說不重要,而是相比較育兒來說,父母的態度和行爲更重要。

這就像一個書香門第的大家教育不出二流痞子一樣,一對尊老愛幼的父母也教育不出不肖子孫一樣。

而現如今,孩子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孩子身心出現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多。李新異老師針對這樣的現象,一句話道破了其中的玄機:孩子出現的問題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李新異老師是位資深心理學家,從事心理諮詢35年。他也是家庭能量改造理論的構建者、易經應用心理學分析技術構建者、深層潛意識情景對話技術構建者。著有《易經應用心理學教材》等多部作品。

這也是爲什麼有那麼多版本的《了凡四訓》,我會選擇李新異譯解的這本。他曾說“在改編 《了凡四訓》的過程中,我覺得過去很多解釋太容易 ,把想要修身養性的人侷限在一個狹小的思維空間裏,反倒容易失人失言,所以覺得有必要把視野打開。”

所謂的把視野打開,就是他從心理學的角度,並根據羣經之首的《易經》,還有其他著作如《孟子》、《中庸》等經典綜合解說,並不是僅僅的翻譯原文,除了註解,解說還有引申,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本書的觀點與精華。

李老師的教學理念也剛好和這本書的理念有不謀而合之處,那就是提倡人們做出“改變”。我曾加入過李老師的“家庭能量改造課”的學習,他就是讓我們先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後改進自己,從而影響改變孩子和夫妻等關係,化負能量場爲正能量場,進而相互影響改變提升整個正能量場。我想這大概也是李老師譯解這本書的目的之一吧。

了凡通過自己的實踐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走勢。原本的短命無子到最後的長命多子,於是他寫下了這本家訓,告知自己的孩子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而想要向好的方面改變唯有一個“善”字了得。

那到底具體怎麼做呢?書中分爲四部分:自己改命的故事、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善之初則是先從心開始,從心底認識到自己的過,唯有知過才能改之。這裏涉及到了發三心:發羞恥心(知過悔過)、發畏懼心(行事謹慎)、發大勇猛心(果斷行動)。

善之中則是有意識地去行善,也就是積善之方。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也是改命的過程和帶來的效果。

善之果也就是謙德之效。謙虛謹慎,虛懷若谷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要學習和繼承的傳統美德。

從另一方面講,如果我們能繼承這樣的美德,在教育上也可以起到一個上行下效的效果,這點剛好和我們今天重視的育兒遙呼相應。如果我們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學好,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這個良性循環也必然會帶動周邊的改變,形成一個更大的良性循環圈,就像一個巨大的正能量場一樣影響甚至改變着我們的世界。

一本李新異老師的《了凡四訓·譯解》,值得收藏細品,它像一片金黃色的銀杏葉,歷經風雨,款款而來,落在我們的掌心,告訴我們生命的真諦,活着的意義和努力的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