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的力量

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1894-1964)说,“大部分变革出现在既有学科之间尚未探索的空白地带。”

这空白之地,就是创新之源。

创新的推动力有很多:贪婪、野心、信仰、巧合、不可抗力、错误、绝望。

但是有一种力量似乎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沟通。沟通越是顺畅,变革就来得越快。

每当把形形色色的人物与思想汇聚起来的技术有所进步时,都有剧变随之诞生。

希腊字母表滋生了哲学、逻辑学和民主程序;印刷术带来了科技革命;电报造就了现代商业手段,联结起庞大的帝国。

联结能带来大量的知识跨界,引发可能性。

李小龙当年在大学里面主修的是戏剧,辅修心理学和哲学。业余时间开始教授中国功夫,吸引了很多好奇者。他持续在武术里增加哲学思辨,这种教法吸引了很多其他门派的武术高手,他们开始交换招数。交换学习,跨武术之界学科之界,李小龙将全部所学融汇在武学哲学里,用电影表达出来,从快速跃升为一个武学奇才,功夫高手成为电影明星。

复制和模仿是快速学习的捷径。

脱不花在她的长文《传灯记》里,谈到“扑导师”的重要性。

“我在工作中扑过安利总经理郑李锦芬、扑过点子大王何阳、扑过台湾成功学大师尚致胜、白崇贤……没有任何人的背书和介绍,也没支付过任何的费用,他们都是在某个机缘巧合之下被我拦住,专门花时间解答我的问题,辅导或者帮助我完成各种不靠谱的工作任务。

我恍然大悟。觉得自己实在是一个运气极好的人,因为什么都不懂,也就不太在乎这个所谓的‘自我’,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个最取巧的学习方式:做一名精巧的复制者和模仿者,代入导师的角色,观想他们的行为和思维。”

历史的网络将人与人相联结,将人与过去,乃至未来相联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触发变化;在这张浩渺无垠的网络里,无数事件相互交织、彼此推动,塑造了我们的当下。

网络为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自穴居时代以来一直与人类相伴的、基于信息的稀缺性而诞生的文化似乎即将消亡。

随着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大家也似乎越来越没有耐心,无法忍受过时的社会系统用过时的技术来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

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机会,整个人类社群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协作,共同参与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可以利用知识地图、数据挖掘和电子代理来搜集海量信息,再以此创建网络场景。

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曾说:“预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预测未来的走向。”

审视历史就是探寻未来。

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跨界思考,更好地感知信息、记忆信息、做出决策。

(摘自木头花开公众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