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真的是古人的錯別字嗎?

從前有一個古人,他有一個字不會寫,就用了一個別字。後來這個別字就變成了通假字。

啊這麼草率的嗎?重來!

通假有兩種:

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無其字的通假。


通假字的祖先一般有三個:

古今字(本有其字)

異體字(本有其字)

假借字(本無其字)

古今字

假借字

古今字,顧名思義,一個出現得早,一個出現得晚。


意義引申分化

比如“取”,當年它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兩大意思:“捕捉”和“娶妻”。古人看它辛苦,給“取”加了個“女”字旁,搖身一變成了“娶”,揮一揮衣袖帶走了“娶妻”這個意思,只剩下“取”獨自“捕捉”,流下了獨立的淚水。因此,在“娶妻”這個意義上,“取”是古字,“娶”是今字。這種今字是由意義引申分化引起的。以現在的眼光看,“取”就是“娶”的通假字。

古字借做他用

還有一種是由於古字借做他用引起的。比如“其”,你敢信它最初是個象形字,本意是“簸箕”。結果細心的古人發現沒有字表示語氣副詞和指示代詞。大概當時的社會人都用象形字,他們一看“其”這個字挺nē,大手一揮,就它了。於是“其”徹底和“簸箕”說拜拜,“簸箕”委屈巴巴地用“其”加了個竹字頭繼續完成使命。因此,從“簸箕”這個意義上講,“其”是古字,“箕”是今字。

而在“其”表示語氣副詞和指示代詞之前,並沒有字詞表示這個意思,那麼在這個意義上,“其”就是假借字。類似的還有“自”本是“鼻”的象形字,後來假借爲“自己”的“自”;來:本義是指“麥子”的象形字,假借指到來的“來”。

異體字

 異體字的出現實在是喫力不討好的事,一字多形不好記還容易搞混。這就像毛爺爺印了很多種,花的時候不只看數額,還要挑樣子。那爲什麼會出現這種逆潮流的事呢?還真有緣由。

這得追溯到春秋戰國那個羣魔亂舞的時代,文字也是花樣百出。雖然秦始皇一聲令下要“書同文”,然而“焚書坑儒”讓之前有記錄的字很多都消失了。當時很多內容都是口耳相傳,這樣就導致有人要記錄的話有的字要麼記錯了,要麼聽錯了,要麼寫錯了,要麼想不起來隨便找個字先填上。這就出現了很多異體字。

再往後有的字簡化了,簡體字和繁體字同用,也構成異體字。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避諱”產生異體字,比如明代避諱天啓帝朱由校的“校”,改爲“較”、“挍”。

你說是不是閒得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