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階梯68. 爲什麼獨獨第9個船員活了下來?

人是怎麼樣輸在慣性裏的?

一艘遠洋海輪不幸觸礁沉沒在汪洋大海里,倖存的9名船員憑着極好的水性,游到了一附近的一座孤島上,終於活了下來。但接下來的情況非常糟糕,島上除了石頭就是石頭、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充飢的東西,更可怕的是在烈日的暴曬下,每個人都飢渴難耐,島上也沒有水可供飲用。

四周都是海水,可誰都知道,海水又苦又鹹又澀,根本沒法喝,於是,幾個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天上下雨或者別的船隻路過的時候發現他們。船員們在一處海灣邊等了很久,一直也沒有下雨。遠處是一望無際的海水 ,漸漸的船員們撐不下去了。

八個船員相繼渴死,當最後一個船員奄奄一息的時候,他實在忍不住撲到海水裏,咕咚咕咚喝了一肚子海水。意外的是,喝完了海水他一點也不覺得苦澀,相反卻覺得非常的解渴。這個船員簡直不敢相信,他想可能是自己臨死前出現幻覺了吧,於是便靜靜地躺在島上,等待自己生命的終結。

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竟然還活着,船員非常奇怪,於是他就走到海邊去繼續喝海水度日,終於等來了救援的船隻。

後來,人們化驗這片海水,發現由於這個岸邊有地下泉水,船員們等待救援的臺灣下面就是泉水的出口,源源不斷的泉水湧出來,所以這附近的海水實際上是可以喝的泉水。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理所當然習以爲常的事物。隨着知識的不斷積累,經驗的不斷豐富,我們變得越來越循規蹈矩,經驗漸漸成了判斷事物的唯一標準。

“習慣成自然”是一把雙刃劍。他固然可以讓我們的經驗發揮積極作用,但更多的是養成了一種靜態看問題的習慣,遇到問題總會自然地套用腦袋中的已知,長期以往就會停在自己固有的認知中。

固有的思維就像一個套子,不但自己意識不到,還總是認爲大腦中的認知都是對的,就像上面故事中船員。人人的固有認知中就是覺得海水不可飲用,即便是觸手可及也沒有嘗試,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1993年美國大選中,克林頓說:“我們要改變遊戲規則……”,競爭對手、時任總統布什卻說:“我有豐富的經驗……”,也許正是這種因循守舊和開拓創新之差決定勝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