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管校聘爲哪般

縣管校聘,並不是什麼新鮮政策。教育部的初衷是在一縣之內,平衡教育資源,有扶弱的傾向。可是多地實行後,效果並不理想,發生偏差的不少,爲人詬病點也很多。

這樣一項與初衷背離的政策,在我們這兒開始實行。

爲什麼在此時此刻開始呢?

大的原因是地方財政喫緊,教育負荷太重。

上邊給出的理由是打破鐵飯碗,促進資源向教學一線傾斜。

可是我們看到的先是要求覈編定崗,再開始聘任。

這是明顯撕掉溫情的一面,擺明要裁淘多餘人員。

這種事,歷史上發生過,將來也不會絕跡。

歷史上因爲“冗員”而改革,歷代都有。

我們不禁想問,這些“冗員”從何而來?

首先應該是“冗官”導致的。我們知道,形象說官要有轎子坐,官多了,當然需要更多的擡轎人,想不冗員,都難!

第二,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把冗官導致的冗員看做結構性的問題,那麼因歷史性的盲目擴張導致的冗員,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一個原來100多個班級的縣級高中,現在萎縮成了80多個的班級,人不多才怪。

第三,爲了經濟的原因,引入私立學校,分流了本就減少的生源,這對於超編的教師羣體更是雪上加霜。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典型的甩包袱政策。

我們知道教育對國家的發展負有造血之責,把造血幹細胞——教師,置於尷尬地位,對誰有好處?

現實中,縣級,特別是不發達地區的縣級高中,教師工資水平遠跟不上地方政府引入的房企的漲價步伐。他們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所謂的“鐵飯碗”,就是穩定。

拆除了“穩定”這個保溫牆,不發達地區的縣級高中老師,拿着低薪,幹着和別人一樣,甚至更辛苦的活,不讓他們流動到發達地區,流動到私立學校,那是太難了!

請不要用道德綁架別人。一個爲地方奉獻了一二十年的老師,當他看到被淘汰的同事時,誰敢擔保下一個就不是自己?當他看到連年師範院校招生需要補錄,看到再也沒有年輕的面孔加入隊伍,看到男教師越來越少,他難道不知道所謂的“尊嚴”充滿了反諷意味?

最後,我想知道,當政者難道不知道這種連下層人都看得清楚的問題嗎?

恐怕是,你很難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