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和“理”的纠缠

这些天一直沉迷在《蒋勋说红楼梦》的书籍中难以自拔。对于书本身,我只能说,不过尔尔,与我印象和期待中的大相径庭。书一套八本,一本细解十回,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

都说《红楼梦》是一本当时的百科全书,想看的东西应有尽有。但我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重点仍然是在宝钗黛三者的情爱之上吧。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高一那年,懵懵懂懂,读了一遍也没体味出个所以然,那是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后来还借来的书不小心掉水里留下了水渍。后来,大学时又在图书馆借了一套,细嚼慢咽,一阵唏嘘。再后来,工作的第三年买了一套,又细细品味了一遍,对林黛玉喜爱到极点,认为真正的人就应该是这样的,而对薛宝钗却总是存在着一种鄙夷,太假。

包括蒋勋,对林黛玉的评价也不少于三个字——真性情。这也是我一直奉为的金科玉律。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的个性签名就是——兴致所至。虽然,蒋勋一直说林黛玉是老庄的思维代表,但我始终觉得她身上有很多魏晋时代的风度,这也是我所崇尚的。

自然,喜欢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自恋。这是我的自恋。或许少年不识愁滋味,或许天性敏感伤怀,我的性格里总有一些林黛玉的成分,自我喜爱,转变为对林的喜爱。

但如今再去看来,却越来越钟爱于薛宝钗。尤其这些年在心理学行业耳濡目染,薛宝钗这种人格相对成熟的性格要比林黛玉这种病态的人格有魅力的多。我们都知道,心理学里对于人格是否成熟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检验标准,那就是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

在这里,无论是王熙凤还是薛宝钗,哪怕走到现代那也会是非常吃得开的。而林黛玉等就不言自明了。当然,我也不是说她一定就会饿死,但不少吃亏一定是真的。

作者似乎有意在说明,人生是不可能完美的。林和薛之间始终存在着部分的补充和矛盾。简而言之,就是“情”和“理”的冲突。林黛玉的世界里,情大于一切,而且对情的需求和要求极高,容不得一丝瑕疵,这对她本人其实也是非常折磨的。但这恰恰也是她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以往,我始终坚信,情是人一切生存的土壤。

而薛宝钗则不同,她很理性。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她的脑海里会迅速盘算中这件事的最优解决方案,她不是无情,她有。只是,她的情永远都在理智之后。以至于很多时候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点虚假。但就以我今天的眼光来看,理智稳定的现实条件才是真正的土壤,否则一切再美好的情也没有可栖息的地方。

假如,贾林没有殷实富饶的家庭条件,没有富足稳定的空余时间,我相信是没有那么多的情情爱爱和缠缠绵绵的。

当然,以一个现实的模版去看待一个美化的文学作品本身也是蛮无趣的行为。

但话又说回来,宝钗不同,她身上有家庭的重担,有处理解决问题的担当,更有为未来未雨绸缪的智慧,而且不乏为人的才情和美貌,实在更完美。

这些天一直沉迷在书中,没有过多自我的时间去思考和做一些事,有点麻痹自己思想的冲动。合上书,从书里走出来时看着自己的言语五味杂陈。在情和理之间,好像总难找到一个平衡的点。而我也为自己的这种改变而觉得悲哀。更钟情于薛宝钗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还是不再相信林黛玉那种所谓至情至性的情感,甚至,有点排斥自己和身边人身上的这部分。

这其实蛮可怜的。

记得书里有这么一段话,自从那个刘子骥的人停止寻找那世外桃源后就再也没有人去找过了。我们真正悲伤的,不是找不到那块世外桃源,而是人们已经放弃了相信它存在的那颗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