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池江璃花子

今天第一次讀到日本游泳運動員池江璃花子的故事,不知爲什麼,眼淚竟然洶湧而出,很長時間止不住。

後來一直在想這是爲什麼呢?

或許是因爲代入感吧。也或者是出於同理心。就像在紀錄片《中間泳道》裏,池江璃花子說的,現在有兩個她,一個是作爲游泳選手,一個是作爲白血病倖存者,讓她比生病之前多了同理心。

出生於2000年的池江璃花子被譽爲游泳界天才少女。她16歲就參加了里約奧運會,成爲被世人矚目的泳壇新星,18歲參加亞運會,獲得游泳項目6枚金牌2枚銀牌,不得不讓人期待她將在東京奧運會上將有怎樣的表現。

但是,命運之神卻把她打了一個措手不及。2019年 2月, 她被發現患上了白血病。

假如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我的第一反應大概是“憑什麼?”。

不是嗎,世界上那麼多人,一個患病機率很小的疾病,憑什麼就偏偏輪到這麼健康又這麼年輕的我?這一點,我肯定說什麼也想不通,說什麼也不能接受,任憑誰來開導也沒用。

然後會怎樣?

首先我的情緒會崩潰吧。會哭、會抱怨、會不喫不喝、會一句話不說,也說不定也會喊、會罵……說實在的,這些反映都不過份,誰都能理解,誰都能包容,誰都能感同身受。

接下來,會害怕,會絕望吧。當更瞭解這種疾病的兇險,治療的複雜和難度,看到更多病友治療過程和預後情況,我怎麼可能樂觀得起來,怎麼可能還會對未來有所期待?怎麼可能還會對人生進行規劃,並且一步步向着目標靠近……

這樣一來,對於治療和康復,我又能做些什麼呢?我自己應該什麼也做不了吧,除了無奈地忍受治療中的痛苦、不適,以及各種副作用。

哦,還有游泳,還有比賽,還有奧運會,還有獎牌……千萬不要跟我提到這些字眼。跟我說這些不覺得太狠心、太殘忍嗎?我自己都已經寧願忘掉它們了,我寧願自己從來沒有踏進泳池一步,我寧願自己從來沒有和它們有過什麼關聯。

但是,慢着,誰說劇本一定是這樣寫?

這是誰的劇本,是池江璃花子的,而不是隨便什麼人的。

作爲在水中出生,三歲就開始游泳,五歲熟練掌握四種泳姿,已游泳16年,創造過多項紀錄,獲得過多塊金牌的姑娘,勇敢倔強、積極樂觀、永不服輸的精神恐怕早已融入我的血液和骨髓中。一直以來,對手不能輕易打敗我,困難不能輕易打敗我,逆境不能輕易打敗我。疾病,也只能是我遇到的另一種困難、另一種挑戰。

於是,大家看到了,雖然化療過程中每天都嘔吐數次,住院期間肌肉減少了15公斤,雖然實際治療的痛苦是想象的“數千倍”,我也想過逃離,想過不如死了吧,不過,我並沒有被病魔擊倒。

非但如此,出院之後,我還恢復了訓練,並在時隔一年半之後,再一次出現在泳池邊,以還算不錯的成績獲得了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而我一度把復出的目標定爲下一屆奧運會。

……

但是,我終究不是池江璃花子,她自患病兩年多來,遇到的艱辛和困難肯定遠遠超出我的想象,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我們很難想象她如何重新開始從頭學習游泳,我們很難想象習慣在中間泳道(代表最快速度)訓練和比賽的她,如何讓自己接受誰都比自己快的事實,如何讓自己習慣在最邊緣的泳道開始訓練。

對於明顯不公的命運,池江璃花子說,停留在過去是沒有意義的,不如思考怎樣改變將來的命運,而要改變將來的命運,只能從現在的每一個當下努力。

令人欽佩的是,雖然小小年紀,今年元月份才過完20歲的日本成年禮,池江璃花子的心態卻表現出過人的成熟。在一次採訪中,她說自己從來沒想過“如果我沒有生病就好了”,而是感謝“它教會我的這一切”。

在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後,池江璃花子留着眼淚說道:“以爲自己獲勝要等到很久以後。即使再累再苦,努力必定有回報。現在感到十分幸福。”

爲她拍攝紀錄片《中間泳道》的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說:

池江璃花子的故事是獨一無二的,但其中蘊含的精神可以讓許多身處這個時代的人感同身受。畢竟生活很難一帆風順,偶爾也會有因爲經歷風浪而偏離航向的時候,但只要我們堅持自我、直面挑戰,就能掌握並改寫命運。這也正是我一直在探尋並希望傳遞給大家的信念。

正如是枝裕和所說的那樣,在某種程度上,或者在某些時候,我們都是池江璃花子。

但願從她的故事中的,我們都能夠得到啓示,即使人生遭遇鉅變:

命運並非偶然,是選擇使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