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立秋有雨

早晨下樓鍛鍊,感覺風清氣爽,很是舒服,回到家翻看手機,才知今日立秋。

晚飯過後,再次走出家門,途中,竟然下雨了️,先是零零星星,走着走着,雨下得大了起來,趕忙隨着人流躲在夜市商販的涼棚下,我爲自己趕上第一場秋雨感到慶幸!農諺常說:“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希望這立秋的雨能給農民帶來好收成,也希望這立秋的雨,能洗去人們心頭的憂愁!不一會兒,雨小了,零星的雨點落在臉頰上,涼涼的,感覺好極了!

今日裏閱讀了《小語教學專題案例透析》之“讀寫結合”專題,吳忠豪教授多次強調“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的。當下語文課教師講得多、學生實踐少的頑疾一直難以改變,直接原因是由於教師將語文課片面地理解成閱讀課,忽視了語文課程實踐性的特點。

書中還引用了於永正老師四十年語文教學的切身體會:“語文能力不是講出來的,學習興趣不是講出來的,情感態度更不是講出來的。講,真的作用有限。”“如果再讓我教小學語文,怎麼教?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不但讀,多讀多背,多讀多寫。”

反思自己的教學,也的的確確犯了講得多的毛病!現在想來,講那麼多實屬自我安慰,因爲不講或講得少,心裏就不踏實。

讀了這部分內容,我覺得自己必須轉變觀念,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在實踐中獲得的,要從滿足於自己“教過”到追求學生“學會”。 兒童學習語言包括掌握語言規則的最好辦法,並不是教師直接去教學,而是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的實踐自己去習得。語言規則的掌握主要靠學生自己的內隱學習。所以教學中正確並有效的做法,就是讓學生讀熟句子把句型輸入學生的語言倉庫,並且內化成自己的語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