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去活着

老树画画,本名刘树勇反倒不太被人记得,我们习惯称呼本尊老树,往那一站,就是一幅好画,就是一树故事。

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后来分配就职于中央财经大学,一不小心因为画画走红网络,文学、财经、画画,这三样大事就这么和谐地在老树这壶老酒里酝酿发酵。老树在《活着》开篇写道:“我画画时间不长,从2007年重新拿起笔来画画,也就十来年。”咳咳,划重点,请问老树先生,你让科班出身的人怎么活。难不成,艺术这事也存在无心插柳柳成荫?

《活着》是老树的最新力作。

封面是淡雅清新的绿,大众所熟知的民国先生长衫礼帽,右手满筐蔬菜,左手边是小儿白菜在怀。

扉页《说几句话》:“活着这件事,无所谓好坏。好坏,是关于活着的个人感受,跟活着本身无关。”你品,你细品,字字珠玑,颇值得玩味。

正文包含九个主题册页8篇文字,每一幅画每一篇文字,都与活着有关。

“努力去活着”创作背景是疫情期间全民防控之时,有写实有写梦,于生活的夹缝里寻出趣味的乐子。“出行不方便,疫情似重来。未知江南岸,梅花开没开?”面对疫情,做不了治病救人,那就疗一疗心灵的伤——想想记忆中的美好。"

其他八个主题册页都充满了烟火气息,再现寻常百姓的饮食出行起居。令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放下了心中的纠结烦乱。

8篇文字很具有时代特色,印上了时代的烙印。《冶源一年》回忆了七十年代恢复高考第一年。老师是老师也是同学,因为他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参加高考;更刻画了一系列高考牛人……《药铺》则回忆了一家普通药铺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治疗人畜疾病瘟疫,尤其全民行动对抗1972年春季大旱流感,最是激动人心。《少年》则回忆了少年不知愁滋味,余篇所叙所说,把活着这件事轻描淡写,又淡泊随意。

老树画画,一直被称为“心灵鸡汤”,非常治愈系。关于读者定位,我觉得适合大众且小众清新系。

适合忙人读。忙工作,忙家庭,忙里又忙外,“真是让人绝望”:“天下总会有事,有事就去办事。办完并非无事,因为还会有事。”《活着.说几句话》在忙碌里脱身,获取“自由与平静”。

适合闲人读。闲人有闲心,作闲事,无事生事,不如读书看画,于生活小细节的琐碎里烹煮出文艺范儿。“此生太短暂,安闲有几许。熬到下班后,卧听梅子雨。”

适合念旧的人读。人到一定年龄,是喜欢念旧的。少年念儿时,中年羡青春,老年用网兜统统打捞起来,有爷爷奶奶,有父母,有子女,有同学,有老师,还有道听途说。在这两本书里,精选的画册和故事,极易引起共鸣。

适合热爱写作的人读。喜欢老树的画,并不知道他本人的经历。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感觉像是出自文学专业之手:文字功底深厚,深入浅出,却又似不着意,最重要的是文字非常富有张力,有画面感。“又有叫王汉民的,面赤。与人争执起来,面色就会变得通红。又容易冒汗,心中又急切,就边擦汗边说,旁边的同学就哄笑起来。他便愈发的窘迫,汗流满面,几不能再说。”就那么寥寥数语,其人虽不见五官,跃然纸上。

当然更适合画画的人读。原来可以入画的不是风花雪月青山绿水,故事可以入画,尘俗可以入画,带着烟火气息,底层,接地气,大俗大雅,亦可登堂入室。

可俗,可雅,可读书,亦可赏画,老树如此神勇,一人全做齐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